龍七公:進一步思考「一帶一路」

上周談及香港計劃成為「一帶一路」中「超級聯繫人」的角色,但教育系統卻尚未引入有關「帶路」地區的課程,教授諸如中東研究又或阿拉伯語等知識。此等情況與社會仍未建立「帶路」全面的觸覺有關,現闡述幾項關鍵的重點,以喚起各方對議題的進一步思考。

西部發展 注入動力

有人曾以江澤民主席時代所提出的「西部大開發」,與現今的「一帶一路」作為比較,兩者同為國家高層的戰略計劃,但誤指前者無疾而終,後者則有機會步其後塵。我絕不認同此謬誤。

「西部大開發」是於二○○一年寫入「第十個五年規劃」的政策大綱,提出將東部沿海地區過盛的經濟資源,投放至中西部省市;同時亦將西部的天然資源更有效地向東部地區運送,以提升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均衡水平。當中,「大開發」的主要內容,包括「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南水北調」及青藏鐵路等,目的在於透過基建讓西部的交通及管道得以連接,並且降低天然災害的影響。事實上,大部分「大開發」的項目內容均已成功落實。舉例來說,在「西氣東輸」中,從新疆到東岸每年輸送天然氣達到一百二十億立方米,而香港中華電力公司亦是當中一條支線的受惠對象;至於「南水北調」,東線及中線的水利項目均告完成,為長江及黃河流域提高至「百年一遇」的防澇防旱能力。雖然,有少部分「大開發」項目仍在計劃階段,但藉着「一帶一路」再次重視西部的機會,此等項目將得以注入巨大新動力,配合新方向發展。可以說,「西部大開發」是為「一帶一路」做了很多前期準備及工作。

有人亦指出,「一帶一路」是現代版的「馬歇爾計劃」,恰恰就是中國對中亞或東歐發展中地區的經濟援助。當年的「馬歇爾計劃」實行在二戰之後,美國投放超過一百三十億美元的資金,援助歐洲各國重建戰後經濟,旨在加強大西洋彼岸的影響力。然而,「一帶一路」的原意不是純粹的援助,而是「共建、共商、共享」,讓各個地區可在同一平台上發表意見。

也許,短暫的援助能獲得一時的支持,但要真正做到「民心相通」,就需建立長遠的互動機制。國外曾有聲音指摘「一帶一路」是「中國式」的殖民主義。不過,以今天建立起的機制來看,「一帶一路」一直秉持平等互利的精神,不存在單邊形式的霸權,相信時間能證明它的最終目的,掃除外間的流言蜚語。

此外,有聲音指出,「一帶一路」其實與民間大眾不甚關連,全是國際外交或國家政府層級的事務工作。要知道,「一帶一路」各項大型基建計劃,保守估算約需八萬億美元成本,中國一方是不可能完全自行承擔。就此,亞投行即宣告成立,通過廣邀全球各地加入成為會員,集合資金力量啟動基建項目。

正確認識 免被淘汰

當然,前期主要是以官方作為主導,後期才能逐步引入公私營合作模式,接受民間企業投資,而香港的營商者亦可從中尋找機會。就現時的預測來看,當「一帶一路」真正上輪接軌後,公營的資本將會退場,變成民間主導的經濟市場,亞投行甚至不排除發行零售債券的可能性,真正落實「多邊共建」、「官民共享」的成果。

由於「一帶一路」項目巨大複雜,涉及多國地區,各種地緣政治因素一時無法全盤掌握,必然會遇上不少挑戰。如何從深水區走出前所未有的「一帶一路」,將會是中國乃至各國領導人,甚或民間企業、智庫、組織的「世紀難題」。作為香港的一分子,是應對計劃抱有正面的心態,至少需要對「一帶一路」有正確的認識及觀念,才能免於被潮流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