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上:你為香港做了甚麼?

美國已故總統甘迺迪近半個世紀前說了這麼一句話:「不要問國家為你做過甚麼,應該先問問你為國家做了甚麼?」此話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美國青年,並因此減少了美國的「伸手派」。回看香港,年輕人近年紛紛批評社會忽視他們的聲音,上車難、上學難、生活難,怨氣一堆,要求也一堆,只是,年輕人可有反問自己,你們又為香港做過甚麼?

日前,有青年團體要求政府成立一個具有實權的青年議會,並賦予該議會質詢官員、將議案直上立法會的權力。這個極富想像力的構思,衝擊了現有的社會規則,若青年議會開了綠燈,將來香港是否會有中年議會、老年議會?

「青年族」認為有實權才等於有話語權。但在香港,有話語權,卻必須先有貢獻,這是香港政制設計的基礎原則,選委會、功能界別的組成均如是,有關界別必須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有重要經濟推動力、具社會功能、具專業代表性等等。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未談貢獻社會,沒有反省有否為社會做出貢獻,便攤大手板,向政府要實權,這已經不是普通的「伸手派」,而是「政治特權族」了。

另起爐灶是因為現有的政治架構不容「青年族」嗎?當然不是,過去兩屆區議會、立法會選舉,青年勢力都大有斬獲,本土派、熱血公民及因為玩嘢而失去議席的香港眾志、青年新政等,擠走了不少政壇老將,可見他們不但有實力與傳統政黨及團體競爭,也有空間大展所長。

但是,年輕人依然開天索價,圖另起爐灶,講到底,都是權力惹的禍!現在的情況是,縱使政府打算在置業、教育及民生政策上對青年群作出傾斜,紓緩怨氣,青年們也不滿足,反而想一舉掌握制訂政治遊戲規則的權力,這種奪權思維與政府的安撫思維根本大纜都扯唔埋,青年問題有排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