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資「可加可減」被拒

最低工資委員會勞資雙方每兩年必會為最低工資水平檢討「拗餐死」,有意見認為引用如港鐵票價可加可減機制以減少勞資爭拗。不過,上任逾七個月的最低工資委員會主席王沛詩認為,引入相關機制較現行經討論尋求共識的做法欠缺彈性,更可能引發工資與通脹追逐的惡性循環,故不適宜引入,認為現行機制對本港整體利益最為有效。

王沛詩昨聯同一眾委員首度與傳媒茶敍,指上任後處理多項工作,如檢視最新的經濟數據,又在上月初接見近百名低薪行業的代表,並展開新一輪最低工資檢討工作。王指,最遲會在明年十月向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遞交檢討報告。

至於最低工資能否引入可加可減機制,甚至將有關整調與通脹率掛鈎,王沛詩指,現時以數據為依歸再尋求共識的方法有一定彈性,可顧及多個方面,包括低收入人士的收入不要過低、低收入工種不會輕易流失及保持香港競爭力與經濟發展。如引入相關機制或與通脹掛鈎,除會失去彈性外,更可能墮入工資與通脹追逐的惡性循環,認為不適宜引入。

現已跑贏通脹

對於調整最低工資的令受惠人數愈來愈少,去年僅得約四萬人,會否考慮明年檢討時提出較大調幅,王沛詩指,如社會上愈來愈少人領取最低工資並非壞事,證明大部分打工仔的收入均高於最低工資。而最低工資上調會帶來漣漪效應,令其他階層的打工仔受惠,又指自一一年最低工資生效至今上調三次金額,低薪行業平均收入已上升五成三,即使扣除通脹後,升幅亦達兩成三,證明是跑贏通脹。

本港最低工資曾出現「五毫子」零頭是否太刻薄工人的問題,王沛詩未有正面回應,僅指並非所有打工仔的工資均是整數,「如果乘番每日工時,或者以月計,都可能係整數(口架)!」重申該水平是委員會的共識。至於最低工資可否改為一年一檢,她認為,法例規定該會每兩年向行政會議提交報告,而綜觀外國的情況亦非全部一年一檢,指在不同的經濟情況下,會有不同的檢討時間及制度。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