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欠缺配套 欲減排都是口號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十年後或二十年後世界已經大不一樣,其中可以肯定的是,曾主導全球交通系統一百多年的燃油車將走入歷史,電動車將大行其道。到那時,可能只有香港的街頭,仍然行駛着有如恐龍的燃油車。

事實上,今年最熱門的國際話題之一,就是燃油車時代何時落幕。英國法國相繼通過法例,二○四○年取締燃油車;汽車製造大國的德國將於二○三○年停駛燃油車,而這也是「鐵娘子」默克爾四度連任後全力推動的政策目標;北歐國家挪威更激進,計劃於二○二五年讓燃油車消失;至於擁有汽車量最多的中國及美國,亦正在積極研究由電動車全面取代傳統動力車的時間表。另一方面,電動車股票今年大漲,亦是市場為新能源車投下的信任一票。

環境污染成為人類的生存威脅,而燃油車被視為廢氣排放的源頭之一,這是人們對零排放的電動車趨之若鶩的主要原因。在香港,電動車也愈來愈受歡迎,數年前,電動車還是街頭上的稀罕之物,如今已增至一萬多輛,增長一百多倍,幅度不可謂不大,但令人遺憾的是,公共場所電動車充電器僅由八百多個增至一千五百多個,增幅少於一倍,兩者根本不成比例。公共電動車充電器嚴重供不應求,不僅嚴重窒礙電動車在本港的廣泛使用,也使得港府的減排目標變成遙遙無期。

本港烏煙瘴氣,空氣質量不達標的日子不斷增加,藍天成為奢侈品,已嚴重打擊營商環境,令不少跨國企業望而生畏。同時,因空氣污染而致病致死的市民愈來愈多,相關的醫療及社會成本居高不下,正是港府一手造成。

申訴專員劉燕卿昨日宣布,公署將對電動車應用主動展開調查,將審視政府相關的配套規劃及安排欠妥的地方,可以說來得正是時候。事實上,港府○九年開始推動電動車政策,揚言研究在政府多層停車場內提供充電設施的可行性,以及探討如何推動商界提供同類設施,說得無比動聽,到頭來又是坐而論道,空喊口號,港府對減排之漫不經心,對新能源之葉公好龍,由此可見一斑。

同樣備受詬病的是,港府口口聲聲推動新能源發展,重視環保,但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中,竟然首次取消對購買電動車的稅務優惠,這等於告訴世人,港府不再鼓勵購買電動車,如此「大開歷史倒車」,毫無例外地引起輿論強烈批評。

說一千句漂亮話,不如幹一件實事。為公共場所配備電動車充電器,以及為新能源車提供稅務優惠,這些都是小事,港府連小事都做不好或不屑做,不僅彰示光說不練的官僚習氣,也顯示高官的管治思維、見識視野仍然停留在上個世紀,無法適應新時代的進步。香港在發展創新科技方面技不如人,在新技術應用方面依然落於人後,香港的前途是光明還是暗淡,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