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上:油污湧港 檢討契機

香港與內地的融合有增無減,本身有通報機制處理涉及海陸空的突發事件,但對於通報的時機以及化被動為主動的可能性,兩地似乎仍有待更準確的拿捏。最新一宗事故發生於海上,珠江水域日前發生兩艘船隻碰撞,漏出的白色棕櫚硬脂蔓延至香港海域,油污影響範圍不但波及長洲、南丫島及港島南區一帶,連尖沙咀對出海面亦有油脂蹤影。

對於今次油污湧港,據報內地部門於事發後兩日才通知港方,港府高官一如既往死撐兩地通報機制有效,但今次問題的癥結是,究竟兩地是想主動應對問題,還是被動地在災難面前才去補救?

據政府掌握並對外公布的資料,內地方面起初預計今次事故漏出的油脂逾千噸,但研判不會影響香港,所以未有即時通報,其後發現有擴散迹象,才通報港方。其實如果雙方都可以多走一步,現時局面可能截然不同。如果內地知悉油污有波及香港的可能,就可以即時向港府作出預報或警示,讓港方提早作出準備,包括第一時間作全方位高空監察油污是否已進入香港水域,以至一旦湧港後的「路線圖」,務求及早制訂預案把影響減至最低。

港府目前只可以被動地應對油污湧港,加上油脂在海上漂浮較難處理,若留待油脂沖上岸再以「執垃圾」方式清理,料難以在短時間內完成清理工作,港府宜密切監察對海洋生態的影響,以免造成難以彌補的生態災難。

還記得五年前強颱風「韋森特」吹襲香港時,曾發生一百五十噸聚丙烯塑膠粒被吹落香港海域事件,膠粒散布在本港南面水域及多個沙灘,港府當時遲遲未清理大量膠粒捱轟。五年過去,今次有大範圍的油污湧港,隨時釀成生態大災難,港府應以此為契機,檢視如何更好處理類似海上突發事故,避免同類事件周而復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