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問責團隊磨合需時

新政府運作一個月之後,公布首批政治問責副局長及政治助理的人選,合共十位副局長及八位政助,當中新人比例甚高,有十一位之眾,相信第二批名單會在月內公布。

問責制於○二年啟動,當時只有特首委任的局長,沒有副局及政助。局長孤家寡人、日理萬機,要靠常秘及高級公務員協助,才能有效處理好極其複雜的政策過程。○八年起,政府擴大政治委任層,增聘副局長及政助,分擔局長及常秘的工作,逐步形成問責團隊的隊形,為制訂及推行公共政策創造較優條件。局長有權選取對政策有一定認識及資深的官員或專業人士任副局長,協助推銷政策,而政助較多由年輕有為的青年才俊擔綱,於社會聯繫及公關工作上發揮作用。

雖然特首林鄭月娥多次揚言,她的司局長毋須磨合,一上位就可以投入工作,能力及效率不容置疑,不過一旦加入副局長及政助之後,情況將大為不同,尤其是首度空降入政府的「局外新人」為數頗多,磨合進程在所難免。始終政府是龐大而複雜的超級組織,加上規章制度甚多,新人需要有一個認識過程。

副局長及政助名單揭盅,沒有帶來驚喜及不滿,算是四平八穩。始終政治工作複雜而敏感,風險頗高,在「熱廚房」行走稍有不慎,容易弄傷。而泛民人士拒絕政府邀請加盟政治團隊,愛國陣營的專才加盟,將承受來自泛民的反對是可以預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