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兩檢定方案 立法闖關是硬仗

一直懸而未決的高鐵「一地兩檢」方案即將揭曉,中港兩地當局終於達成共識,拍板決定將現行的深圳灣口岸模式移植到香港,讓內地人員在高鐵西九龍總站的指定範圍內執法,最快下周二正式公布。鑑於一地兩檢方案涉及本地立法程序,勢必遭到反對派全力拉布阻撓,要闖過此關談何容易。

人們對一地兩檢其實並不陌生,早在十年前深圳灣口岸開通前,全國人大曾修訂法律,批准深圳境內劃出一塊區域,由港方人員全面執法,不少香港人都享受過此便利,內地人也從未提出過質疑。如今將深圳灣通關模式複製到香港高鐵總站,算是一項對等安排。可見一地兩檢不是甚麼洪水猛獸,而是利民便民的通關必要措施,更是發揮高鐵效益的必要條件。

事實上,不僅香港與內地早有一地兩檢的試驗,英國及法國、美國及加拿大之間,亦有類似安排,堪稱國際慣例。有人以外國使領館來比喻一地兩檢,也頗形象。進入使領館就屬於另一個國家的範圍,須遵守外國法律,但外國執法人員一走出此範圍,就失去執法權,這種安排也是國際標準,無損領土及司法主權。香港內地同屬一國,惟雙方屬於不同的司法體系,所以一地兩檢安排必須要符合基本法,所以說,一地兩檢首先是一個技術問題,其次是一個法律問題,要落實有關安排,就需要立法會通過針對性的立法。

問題就恰恰出在立法環節,反對派一向為反而反,逢中必反,高鐵一地兩檢立法面對阻力之大,早在意料之中。有些人唯恐天下不亂,最擅長的就是簡單問題複雜化,技術問題政治化,一地兩檢「妖魔化」。大家已經看到,立法會財委會最後一日審議教育新增撥款、擴建屯門醫院等項目,純屬民生議題,沒有任何爭議,各界樂觀其成,反對派政客尚且吹毛求疵,大玩拉布戰術,何況一地兩檢具有一定爭議性及敏感性,反對派為阻撓立法勢必無所不用其極,將祭出甚麼招數,搞出多大風浪,立法會將混亂到甚麼程度,沒有人說得準。

見微知著,香港回歸二十年來萬事蹉跎,亂象叢生,經濟停滯,民生凋敝,壞就壞在反對派搞風搞雨,凡事陷入「泛政治化」的漩渦。本為民意機構的立法會更是烏煙瘴氣,何止癱瘓施政,近年更淪為播獨平台。反對派全力阻撓一地兩檢,企圖將高鐵變成慢鐵、廢鐵,同樣是別有用心,是企圖以兩制凌駕一國,其核心仍是「港獨」。

高鐵定於明年第三季通車,意味着香港即將融入全長兩萬公里的內地高鐵網,市民將體驗高鐵的風馳電掣及便捷,令人期待。這個夢想能否實現,關鍵就看一地兩檢能否落實,立法能否衝破反對派瘋狂拉布這一關。可以說,一地兩檢是新政府上場後的第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戰鬥,是「好打得」還是「打不得」,很快就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