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署新策玩殘小販攤檔

【本報訊】二○一一年花園街發生大火後,政府耗資兩億元推出為期五年的「小販資助計劃」,協助改善攤檔防火設計;惟計劃有多項措施遭小販業界詬病,當中最不滿是要求攤檔全面以鐵皮取代以鐵通和帆布搭建,令攤販更難沿用慣常的流動組裝方式運作,無法做到「朝行晚拆」,批當局矯枉過正。

批電錶變一柱兩錶惹劣評

小販團體「聯區小販發展平台」昨力陳「小販資助計劃」弊病,有小販質疑攤檔新設計的實用性及諸多限制;又指計劃要求重整電錶設計,將現行「一柱十錶」變「一柱兩錶」,令有約一千個攤檔的通菜街,將有逾五百座電錶柱,較現時多五倍,團體形容:「幾乎比泊車咪錶密度更高。」擔心太密集的電錶柱,會對附近居民出入造成不便,也令商戶卸貨有危險。

食署:計劃為減低火警危險

團體更批評食環署在未有充分諮詢小販業界情況下,強推新措施是不公平。有小販投訴食環署早前分批約見他們時,未讓他們充分考慮,便要求即場簽署同意書;有未簽署的小販多次接獲食環署人員致電,催逼簽署。團體要求食環署叫停計劃。

食環署回應指清楚了解「朝行晚拆」攤檔的經營模式,攤檔的電力供應是透過多支大供電柱內的電錶接駁電力,惟已沿用逾廿年及缺乏維修,持續老化和殘破,增加對附近商舖及居民的潛在安全和火警危險,為減低風險,經與相關持份者商討,並獲販商一致同意後,才以「一柱兩錶」取代「一柱十錶」的供電方式。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