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生活質素不佳,居住難是大患!中文大學生活質素研究中心昨公布二○一六年「中大香港生活質素指數」,發現港人置業負擔比率錄得負五點○六,雖較前年略降,但負責調查的學者指出,按調查期的樓價與居民收入計算,港人要花十四年半「唔飲唔食」才能買到九龍區一個三百呎至四百呎的單位,遠超港人的負擔水平。至於生活質素綜合指數,去年錄得一百零五點三九,較一五年上升四點七,是二○一○年以來首次上升,顯示港人生活痛苦情況略有紓緩。
中大亞太研究所生活質素研究中心自二○○三年起定期公布「中大香港生活質素指數」,該指數由健康、文化及休閒、社會、經濟及環境五個範疇共二十三個指標組成。去年八月,經電話訪問一千零一名市民後,綜合失業率等數據,計算出港人生活質素指數。結果顯示,五個分類指數均較一五年上升,其中經濟分類指數為十四點五一,較一五年上升一點九五,升幅最為顯著;「置業負擔比率」為負五點○六,比一五年負六點一三略好。
中大經濟系副教授莊太量分析,經濟分類指數稍升是由於去年年初樓價和租金稍為回落,但港人仍要花近十五年「唔飲唔食」才可以買到九龍區一個三百呎至四百呎的單位,僅較一五年的數據減少約一年,仍遠超港人負擔水平。他認為,理想的「唔飲唔食」供樓年期不可超過十年,但現實卻有一段距離。莊太量續稱,「置業負擔比率」與前特首梁振英的樓市辣招措施沒有關係,辣招雖愈多,但樓價仍然繼續攀升。
置業難之外,港人言論自由指數亦連續四年下跌,去年指數僅得四點○一。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生活質素研究中心主任兼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黃洪指,數字反映港人擔心發表反政府或反對財團的言論後或被秋後算帳,或遭報復,情況愈趨嚴重。雖然政府表現的指數去年較前年上升,但仍較前一屆政府時的指數差,寄語新一屆政府重點改善房屋供應問題,撥款在民生措施,令市民生活真正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