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國民待遇

香港怎樣規劃未來呢?當然不是曾俊華的不做事,不是曾蔭權的抑制投資發展,也不是曾蔭權的公營變私營,偏幫外國(這當然是英美而不是國際上大多數國家)。

習近平提出的是香港要發展,而且具體地列出幾個方面。

首先是香港在回歸後所缺乏的──在中國內地的國民待遇。所謂「便利香港同胞在內地學習、就業、生活的具體措施」,大原則應是國民待遇,也是台灣同胞所已在享受的部分待遇。這是體現在中國內地的一制,但實質上提供給港人(當然擁外國護照者除外)在內地發展的巨大機會,包括部分人可選擇直接參與內地的發展,和把個人的發展與內地結合起來。CEPA的做法過於偏重經貿和企業,且以投資為主,不是社會與人的融合。

依此,內地龐大的教育資源,香港人便可分享,內地經濟、社會、文化多元化的強勁發展,香港也可以參與,而在香港與珠三角同城化的空間裏可平常居住,退休的也可回歸家鄉。這背後當然還有眾多的相關措施,特區政府也要跟進,如教育資格互認,香港公營福利資源的可攜化,和就業方面的公積金、社會保險、退休照顧等的銜接、互通。

香港人在內地方便就學、就業、居住,也使過境便捷帶來新的要求,交通和過關手續簡便變成先行條件,特區政府便不能拖拖拉拉抗拒通過交通和制度的改善。

兩制之下,兩地融合可以發揮規模效益、協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