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爆醜聞大橋通車恐再延期

【本報訊】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動工近六年醜聞不絕,「超支」、「延誤」、「工傷」、「飄移」、「塌方」等負面字眼與工程形影不離,如今再添「貪污」二字,進一步令這個國家級項目蒙上污點。大橋原定今年底具備通車條件,但隨着今次爆出涉貪醜聞,工程進度隨時受阻,或迫使內地及澳門的通車日期要「等埋香港」。

造價超支九十億元

大橋香港段動工前,已因環評報告遭司法覆核阻撓,令工程延誤逾年。至二○一一年開展工程,因建築物料價格上升及建造業工人短缺,加上大橋工程存在技術困難,導致香港口岸及相關連接路工程造價已超支近五十五億元,由約三百億元增至三百五十多億元;香港接線亦由最初預訂造價約一百六十億元,上升至二百五十億元,超支九十億元。大橋通車日期遲遲未能落實,填海工程更多次爆出嚴重問題。一五年九月,香港口岸人工島填海地錄得六至七米移動。事隔兩日,路政署被揭涉嫌違規私自更改填海工序,竟在全無諮詢公眾及立法會下,將原來號稱環保的「鋼筒樁」填海方式,偷偷改為半鋼筒、半拋石方式興建海堤。

一四年香港接線填海工程兩度發生海堤「塌方」外移事故,運房局及路政署涉隱瞞兩年,一直秘而不宣。根據本報獲得的獨家圖片,可見填海土地崩塌後,工地範圍滿目瘡痍,有如地震災場。除工程延誤,奪命意外亦頻生,有指是與趕工有關,大橋因而被謔稱為「奈何橋」。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