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認為在香港生活難,出生時母親求床位難,上學時孩子求學位難,成家後買居住單位難,就連死後要找骨灰龕位也難。特區之內床位、學位、單位、龕位都缺,最近發覺原來想搵個位存放些少貴重物品都鬼咁難,香港就連保險箱也嚴重短缺。
半年前,筆者想替家人租一個銀行保險箱,問一家中資銀行,說要輪候一百多個位,那大概得等多久?對方答不能預計。再問香港最有名的大型國際銀行,答案是不但已滿額,而且不接受輪候。連保險箱也一位難求,香港究竟搞乜鬼!
銀行的保險箱長期爆滿,於是造就了一個大商機,有公司推出保險箱服務,每年收費最少三萬多元,價錢是銀行同等體積保險箱的十倍。貴一點的,年租金更可高達七萬多元,這價錢在新界區某些地方,幾乎可以租到一房一廳的居住單位了。
龕位的呎價貴過豪宅已是尋常事,沒料到,如今一個保險箱的租金也發展到拍得住一個單位。有些老人家存有些首飾或者贖回了一份屋契,要找個保險箱妥為儲存,這只是個卑微的要求,難道要他們每年掏出三萬至七萬元去租用那些貴族保險箱嗎?
因龕位的售價高,故以往有人將原本用作住宅的村屋改建成骨灰龕場。如今保險庫的租金回報驚人,過些日子,說不定會陸續有寫字樓改建成保險箱中心,到時又會衍生出更多問題。
其實,在現代社會保險箱已是生活的必需品,人們不可能將貴重東西都放在床底下,故問題還是得落在政府身上。政府可否考慮建立公營保險箱,或者最低限度,在某些金融機構發牌時加入條款,規定最少要向大眾提供多少個保險箱。偌大的香港缺樓、缺床位也就算了,不可能連面積如此細小的箱子也供應不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