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跨境網購黨 殺入港呃貨

跨境「呃貨黨」殺入香港,網店求助無門!電子商貿盛行,交易金額連年破頂,涉及的騙案變化萬千,過去三年,本港警方接獲網購騙案達四千宗。本報記者發現,近日有「呃貨黨」在網上交易平台肆虐,外國及內地賣家叫苦連天,情況更有蔓延香港之勢。騙徒覷準網上交易平台買家申訴優勢,向網店以「貨品描述不符」為由,包括寄錯貨、寄假貨等藉口,向交易平台單方面撤單「呃貨」,最終令網店既收不回貨品又收不到貨款。有電商專家承認,不少跨境「呃貨」騙徒在交易平台有系統及有組織地犯案,惟網上跨境交易申訴繁瑣困難,建議網店提升出貨保安措施及加強與其他網店通報騙徒資訊,減低被騙的風險。

開網店逾十年的Tim(化名),一直透過一個國際網上交易平台,轉售日本時裝及波鞋等貨品。去年十二月,Tim將一系列價值逾三千港元的名牌外套經交易平台轉售到外國,一名美國買家隨即透過網絡支付商繳費買入其中一件外套,惟當買家收貨後,卻多次向交易平台檢舉Tim的外套是假貨或不合身,又以平台保障買家收貨後「貨品描述不符」作為申訴理由而撤單。

買家帳號 交易前一日才註冊

雖然貨真價實,但Tim為取回貨件或貨款,主動聯絡換貨甚至退貨,卻一直未能聯絡買家。最終買家繼續單方面向交易平台撤單及要求退回貨款,並將貨取走。Tim事後翻查買家的交易紀錄才發現,該帳號在交易前一日才註冊,並未進行其他交易,才驚覺遇上跨境「呃貨」騙徒。

「網上買賣利潤唔係咁高,賣十幾件衫畀人呃走一次,賺埋都唔夠倒貼。如果佢真係買家、真係寄錯貨,又點會唔想換番件衫。」Tim坦言,一直有留意網店群組的「呃貨」通報,早期騙徒多以收不到貨品為由「呃貨」,但自從物流公司有運單追蹤,確保貨件送到指定地址後,騙徒轉攻網上交易平台的退貨漏洞。他曾就事件向交易平台申訴,惟擾攘三個月,最終依然無法取回款項,對方又沒有退貨。

內地網民分享懷疑騙徒資料

近期有不少賣家不約而同疑被職業騙徒「呃貨」事件,賣家Sam同樣經交易平台寄價值三千美元(約二萬三千三百港元)的手錶到美國,但買方投訴打開貨件時只有空盒,雖然速遞公司已證明寄出三公斤的貨件不可能是空盒,但最終交易平台仍要賣家將貨價一半、即一千五百美元(約一萬一千七百港元)賠償買家,令Sam懷疑買家是職業騙徒。

除本港外,「呃貨黨」亦在各地肆虐。上月有內地網民就在網上論壇分享懷疑騙徒資料,並留言指:「(騙子會)說給兒子買禮物等等,然後過幾個月再以未授權交易為由退款,請各位賣家小心。」

香港互聯網及電子商務發展協會會長朱偉標坦言,有外國「呃貨」騙徒有系統地在交易平台「釣魚」,網店賣家若經驗不足,容易成為騙徒目標。他解釋,雖然個別交易平台已有賣家安全保障,但只能針對相對明確的退款理由作出申訴仲裁,例如「未經授權交易」及「未收到物品」分別可經支付商及物流公司核實,相對如「貨品描述不符」的空泛理由難有明確準則,基於對買家退貨保障前提下,一旦賣家出售貨品時準備不足,如貨品描述不夠詳細,便成為騙徒向交易平台退款的藉口,借此「呃貨」。

寄付貴貨 可用中介公證把關

朱坦言,交易平台往往只能出事後,根據證據仲裁交易投訴,一般情況下平台都會以證據充分一方佔優,騙徒有心「呃貨」難以避免,故此賣家出貨時,除考慮提高利潤抵銷「呃貨」成本風險外,亦可對可疑買家進行信譽查證。若要寄付貴重物品時,亦可考慮使用坊間中介公證機構作多一重把關,「有啲公司或者速遞公司本身會幫國際買賣雙方做中間人,驗明正貨先會完成交易,咁樣就可以避免呃貨,但就會增加寄貨成本。」

涉事支付商回覆指在本次個案中,該買家選擇向發卡機構提出索償。發卡機構進行了調查程序,支付商根據發卡機構的調查結果及決定,向相關買家進行了退款程序。而涉事交易平台發言人在截稿前未有就投訴個案作個別回應,但表示已提供保障方案保障買賣雙方利益,若賣家認為買家違反交易平台政策,可進行檢舉,平台會進行徹底調查。

圖/文:專案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