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和台灣愈來愈相似,曾經同是亞洲四小龍,今天經濟如一池死水;政治紛亂、議會低效的政治足印亦大同小異,二○一四年兩地相繼發生由學生及政治黑手推動的抗爭運動,而太陽花與佔領行動之後,兩地面對的政治後遺症亦驚人地相似,令人忍不住嘆息!
日前,太陽花學運迎來三周年之期,當年的領袖之一林飛帆以三年過去為由,促請執政的民進黨政府從速實現承諾,推動通過當年學生要求重議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自蔡英文政府去年上任後,拒認九二共識、拒與大陸交流,兩岸關係跌至冰點,大陸與台灣之間別說沒有任何經貿互利協議,連基本的對口接觸亦停止了。
這個時候提兩岸監督條例,或催促民進黨政府提交新議案供審議,根本是偽議題,全無實際需要,林飛帆這時向當年護航他們佔領行政院的民進黨政府插刀,為的是甚麼呢?
須知道,這三年來,林飛帆及當年的學運戰友大都開始進軍政壇,但他們的政治生涯只此一宗「功德」,若不消費太陽花,存在價值便分分鐘泡沫化,因此才有此一招。香港同樣複製了這一情況。在佔領行動中風頭盡出的黃之鋒、羅冠聰等已組黨為香港眾志,羅冠聰的立法會議席養起了多名眾志成員為議助及辦事處人員,黃之鋒等人以佔領領袖之名出訪英美加,出席台灣研討會,甚至常在媒體曝光,都是因為佔領行動還有被消費的餘熱。
只是,時間是最佳的公證,三年過去,台灣的太陽花及香港的佔領行動都重創當地,無論是擾亂經濟、分裂社會、葬送地區前途都一一被證實。只是兩個行動在當時都被成功包裝,副作用延後出現而已。如今,當年的支持掌聲已變成唾棄,剩下他們還在消費餘熱,揩政治油水,與其說這是繼續抗爭,不如說是不甘的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