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器官衰竭 「人工心」成續命救星

【本報訊】池志燊成功等到心臟移植,俗稱「人工心」的外置左右心室輔助器應記一功。瑪麗醫院心胸外科部門主管區永谷昨表示,以往輪候換心的病人最壞情況下只能安裝人工心肺機,若等不到新心臟,一般只能支撐一個月。輔助器則取代病人心臟功能,維持其他器官運作,本港曾有病人安裝輔助器兩年後亦成功等到換心。惟喉管接駁血管位置出現疤痕,增加換心手術難度。

血管或現疤痕 增手術難度

志燊去年十一月確診心肌炎後,心臟功能下降,需安裝人工心肺機,其後接駁外置左右心室輔助器。區永谷表示,輔助器是由四條喉管分別將大動脈、肺動脈及左右心血管,接駁到外置心室輔助器,維持充夠血壓及體內血液循環,以防其他器官衰竭。

區永谷說,志燊接受換心手術時,已經安裝輔助器三個月,增加了手術難度。由於接駁血管和傷口位置增生疤痕,血管滿布疤痕,若不慎切開或致大量出血。因此,醫生做手術時需極為小心,先把喉管拆除,才開胸骨取出病人的壞心,移植新心。

輔助器分內置和外置。區永谷表示,單邊心房功能受損可安裝內置心室輔助器,此類病人甚至可出院等候心臟;但志燊和啟謙左右心功能均下降,只可用外置心室輔助器。他指出,今年至今分別做了兩宗心移植及兩宗肺移植手術,但本港約五十多人等候心臟、二十多人輪候換肺,冀大眾支持器官捐贈。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