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微知著,再一次有真實例子去引證。港府保育樹木「懶懶閒」,再加上環境保護署被狠批「唔環保」,投標者要交一式多份紙張的標書連技術建議書,與現時主張電子化盡量減少紙張使用的大潮流背道而馳。
政府冇神經,首先見於保育樹木群龍無首,專責督導樹木管理政策以及協調管理工作的樹木管理辦事處,其總監職位懸空一年多,「無人駕駛」,要由非專家的政務官署任,加上政出多門,令樹木保育工作仍停留在講就天下無敵,做就有心無力。
事實上,樹木辦總監一職無人願意接手,有遠因亦有近因,首先是涉及職級問題。總監一職只是D1官員,要指望此人去協調,明眼人都知是無可能,正如申訴專員公署去年中曾踢爆,政府管理樹木方面,樹木辦雖作為中央統籌,最少有七個政府部門如康文署、路政署等有份,並要視乎樹木所在地分別負責處理。之不過最核心的問題是,樹木辦與各部門非從屬關係,一個D1官員要指點江山,且獲上級及下級官員配合,難過登天。
除了總監的職級對執行力會有所制約,沒有專門法例配合亦是致命傷,事關樹木辦有行政手段,沒有訂立《樹木法》賦權,或多或少影響有志之士加入「熱廚房」。《樹木法》是否解決問題的「萬應靈藥」,時間將是最佳答案。
事有巧合,早前環保署被踢爆「唔環保」,與保育樹木遙相呼應。眾所周知,紙張來自樹木,減少用紙就可間接保護森林,之不過環保署就有錯誤示範,就一八年實施「飲品玻璃樽徵費」的收樽工作進行招標,投標者要提交一式七份的標書連同技術建議書,如同時承投港九新界的三份合約,或要提交四千多頁紙。一句到尾,見微知著,有心解決問題就會想方設法去做,否則問題只會是周而復始,重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