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施政拖拉 起動九龍東 多年無寸進

九龍東路難行!已運作近五年的起動九龍東辦事處,於上月尾獲撥款延長運作多四年九個月,引起外界關注「起動九龍東」計劃進度。計劃包括「易行」概念,打算以不同措施改善九龍灣及觀塘一帶的行人行車環境,本報記者發現,政府花費至少六百萬元,在該區進行逾五十項小型改善工程,例如更改指示牌文字、擴闊行人過路處,這些工程實用性成疑,而真正重要的工程,例如興建行人天橋系統反而「影都冇」。地區人士直言區議會爭取極久,政府卻只懂研究,絲毫沒有帶頭啟動工程的迹象,長此下去,只會令整個九龍東難以起動。立法會議員期望當局直接撥款,減省繁瑣的諮詢及行政程序,讓工程早日展開。

政府於二○一一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把啟德發展區、九龍灣商貿區、觀塘商貿區共同轉型成為本港的另一個核心商業區,起動九龍東辦事處於二○一二年成立,並於上月二十六日的立法會財務委員會人事編制小組委員會上通過保留兩個編外職位,延長辦事處運作至二○二二年三月。

整個起動九龍東計劃分多個部分,包括提倡「易行九龍東」概念,即透過參考顧問研究報告,制訂短、中、長期方案,改善九龍灣商貿區和觀塘商貿區的行人環境及交通狀況。短期方案包括八十一項有關交通設施或指示牌的小型改善工程。而中、長期方案則包括在九龍灣及觀塘興建具規模的行人天橋系統,例如連接港鐵九龍灣站及部分大型商場,以及駁通開源道和港鐵觀塘站。

最新資料顯示,小型工程已完成了五十四項,涉及款項超過六百萬元。不過,於繁忙時間,港鐵九龍灣站外、開源道一帶等地點依然極度擠塞。記者近日實地視察,發現小型改善工程,原來只是把區內的指示牌換成「觀塘商貿區」、擴闊部分行人過路處、加設交通燈號等措施,對於疏導人流,改善行人環境的作用少之又少。一些地方,如牛頭角道行人過路處、勵業街與鴻圖道交界的行人過路處,工程前後的環境更可謂是沒有分別。而地方如宏泰道人流本就不多,擴闊過路處反而是浪費公帑。

「市民行過唔講都唔覺」

「坦白講喺我眼中,呢啲都係小修小補嘅工作,市民行過唔講都唔覺!」長期關注起動九龍東進度的觀塘區議員顏汶羽直言,上述小型工程對改善整個商貿區的行人行車環境根本無補於事,而真正有幫助的工程,卻一直只研究,不動工。他續指,開源道使用六、七十年代的設計,行人路窄,常人車爭路,區議會早有共識建天橋分流;港鐵九龍灣站外現時的天橋使用量已達至飽和,應再加建連接「零碳天地」,這兩項都是重要工程,多年來卻未見寸進。他坦言,「易行」是九龍東能否真正起動的關鍵。

於三十年前已出任觀塘區議員的潘任惠珍亦指出,「易行」建議中,九龍灣區域的行人天橋系統早獲區議會共識,「已經唔係起動九龍東時期先至提出嘅嘢」,但政府決而不行。她坦言,一直有敦促政府落實工程,惟至今仍毫無聲氣,即使出現了起動九龍東,依然未見政府有意增撥資源帶頭啟動工程,對情況並不樂觀,「就算真係做,政府嘅嘢隨時要計劃十幾廿年,所以大家咪淨係見到啲改吓路牌,加闊路口嘅工程囉。」

搞外牆塗鴉 嘥錢無實效

其實,除了八十一項道路改善工程,「易行」建議還包括透過添加外牆塗鴉,活化六組後巷,增加人流。該計劃於推出不久,已被批浪費兼無實效,貽笑大方。身兼觀塘區議員的立法會議員柯創盛表示,起動九龍東辦事處能起積極協調各政府部門的作用,不過仍不能免於繁瑣的諮詢及行政程序,他建議發展局考慮直接撥款,讓工程能盡快開展。

發展局起動九龍東辦事處發言人表示,九龍灣行人網絡已規劃的七條連接路線中,涉及三條路線的天橋正在設計,至於開源道,會先擴闊行人路改善擠迫情況,並將進一步探討興建行人天橋的可行性;推展中、長期改善方案均需先進行詳細工程研究和獲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審批撥款,方可落實。

圖:關萬亨

文:陳偉豪、呂諾君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