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到病除:配合用藥 精神病患重投社會

2009年5月一名精神病患者於深水埗通州街斬死一名三歲小朋友,事件極為震撼,政府亦迅速作出回應。於是,自2010年4月起,醫院管理局在三個地區(葵青、觀塘及元朗)為嚴重精神病患者推行個案管理計劃。該計劃的個案經理與各個服務提供者緊密合作,特別是與社署設立的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合作,為目標病人提供深入、持續及個人化的支援。

上星期五有精神病人作出自焚的行為,事件再次讓市民關心精神病患者的復康問題。要強調的是,有暴力傾向的患者只是少數,大部分的患者是文靜的。現時,治療精神病的國際趨勢,是把治療重點集中於社區及而非住院護理服務,以增加病人康復後重新融入社會的機會。現時所使用的口服藥已經是新一代的精神科藥物,較少出現肌肉抽搐的副作用,但病人有否依時服藥則更值得注意。

港專科醫護培訓不足

若病人不依從服藥,個案經理就很難向復康者提供適切的治療。除了服藥的問題外,醫護人員的培訓亦有待改善。香港公營部門每100,000人口只有4.7位精神科醫生。根據世界衞生組織調查,這比例遠低於高收入國家每100,000人有8.6位精神科醫生。初發的思覺失調患者,大多在青年階段出現。現時的教育制度和環境,對年輕人充滿壓力,病發的機會容易增加,家長要多加留意。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