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非物質遺產 千祈咪葉公好龍

潮流興講本土意識,有啲人講講吓扯咗去獨立自決,結果搞到家嘈屋閉,添煩添亂。不過如果講到保育傳統文化同技藝咯喎,全人類肯定舉腳贊成。

呢嗱,幾年前當局羅列咗四百幾項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經過一番篩選,日前終於揀出十個建議項目,包括港式奶茶製作技藝、盆菜、紮作技藝、中式長衫同裙褂製作以及薄扶林舞火龍等,推薦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稍後將會進行公眾諮詢,將來有可能申報為國家級非遺。

講真,呢啲嘢好多都係喺香港至有得睇,唔少外國遊客慕名而來,絕對值得好好保育。可惜吖,隨住現代人生活節奏愈來愈急速,加上唔係咁多後生仔女肯入行,好多傳統習俗同技術有湮沒之虞,有旗袍師傅話,依家啲年輕人除咗結婚根本唔會着長衫,好似佢哋呢批七、八十歲嘅已經算係「後生輩」,再咁落去好難有得搞。至於好似薄扶林舞火龍一類活動,雖然有過百年歷史,但一年淨係進行一次,唔似得舞龍舞獅咁長做長有,好難留住人才。

喺咁嘅環境下,將有關技藝納入名錄,增加公眾認知,無疑係一件好事,之不過淨係引起一陣圍觀係唔夠嘅,最緊要係官老爺有冇實際扶持措施。呢方面,港產官僚真係要向日本仔學吓嘢。人哋政府除咗將傳統能劇列入文化遺產,出錢出力培訓演員,仲將呢種古老劇種進行系統化記錄添。

不過嘥氣啦,官僚靠得住,豬乸會上樹。好似薄扶林舞火龍咁,聽聞都係靠民間自發保育,包括同大學合作拍攝紀錄片同搞口述歷史。又好似補鞋匠、鎖匠、線面師傅一類街頭特色工藝,歷史悠久得嚟各具特色,堪稱獨特嘅文化風景線,社會各界多年來一直要求保育,當局直至最近至話就發牌同設固定攤位進行諮詢,講到尾咪又係葉公好龍囉。

不過話又講番轉頭,庸官作為往往比不作為可怕。呢,港府幾年前公布過一份古蹟保育名單,當中七成係私人業權,因為冇提供足夠誘因鼓勵業主配合保育,結果弄巧成拙,古蹟消失得仲快過舊時。官僚唔保育猶自可,一保育衰多兩錢重,直頭同「死亡之吻」冇乜分別,係人都怕怕喇。

講起都唏噓,內地近幾十年飽歷戰亂及政治運動,「破四舊」破得七七八八,包括粵劇、長洲飄色等傳統文化反而喺殖民地嘅香港繼續承傳,成為香港獨有嘅特色同資產,估唔到依家啱啱掉番轉,國家領導人話要大力弘揚傳統優秀文化,反而港產官僚沉香當爛柴,都咪話唔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