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台灣特使眼中的美總統就職大典

特朗普本月二十日宣誓就職,正式成為第四十五任美國總統,台灣祝賀代表游錫堃一趟華盛頓之行後,對美國的民主很有感。首先他很驚訝美國的總統就職典禮不在白宮舉行而在國會舉行,他說這代表美國「人民至上、國會第一」的精神。

美國是「人民至上」並沒有問題,但是卻不是「國會第一」,美國是國會和總統權力分立,因此典禮在國會舉行是對國會的尊重,不是代表國會第一。不過無論如何,台灣的總統向來把自己當成國會的統治者,因此,游錫堃「台灣可思考在克服場地因素後,也能移至立法院舉行就職儀式」的說法倒很值得肯定。

強烈對峙走向分裂

游錫堃又說,看到美國政界如希拉妮能放下選舉恩怨,出席特朗普的就職典禮,意味着美國選舉時競爭選後團結的風範,不像蔡總統的就職典禮他沒有看到她的競選對手有風度地出場,他說美國這一點值得台海兩岸好好思索。這說的也對,不過他在這次大典中只注意到希拉妮的風度,卻沒有注意到這次典禮舉辦時,美國真正呈現的並不是選後的整合和團結,反而是強烈對峙和進一步走向分裂的氣息。

首先,當天華盛頓湧進了一百萬人,比起奧巴馬初當選時的一百八十萬人其實少很多,上次因為第一次選出了黑人當總統,舉國感動得不得了,一百八十萬空前多的人湧進華盛頓,紮紮實實地沸騰了團結的狂喜。但是這次問題還不在人少了很多,而是上次選後美國隨着全球化帶來的分配惡化,使得二○一六年選舉氣氛對立程度空前,於是選後湧入華盛頓的一百萬民眾完全是分裂的,一半來慶祝,另一半來抗議。當民眾對立成這程度時,整個美國的分裂已經不是上層精英演出團結戲就可以掩蓋得住的了。

何況,雖然希拉妮認真演團結戲,特朗普在演講開場白時也對她稱了讚,特朗普接下來演講的內容也和過去一樣強調團結,但是他定義的團結和過去美國建制精英在選舉後演講說的團結卻完全相反。

勝利了還繼續宣戰

過去的建制派講團結是精英彼此拋棄前嫌的團結,現在特朗普的團結是呼籲過去被華盛頓精英用過即丟的廣大民眾團結起來,對抗「平步青雲」的「一小撮在首都」、不只沒有和人民「共享財富」、反而讓「人民承受代價」的既得利益者。他像宣讀戰書似的高嗆「他們的勝利不是你們的勝利。他們在國家首都慶祝時,全國各地陷入困境的家庭,沒甚麼好慶祝」。

勝利了還要繼續宣戰,是美國內部矛盾已經嚴重到病入膏肓,特朗普只有宣戰一途,還是民主出現危機?

奧巴馬在稍早的告別演說,主題選的是「守護民主」,豈不是民主有了危機所以必須竭力守護?演講中他不斷地「民主」、「信念」唸唸有詞。假如美國民主都走到這一步,台灣的民主難道可以不更加小心而用力地維護並讓它成長?

此外,台灣特使還有個大動作演出,他似乎很得意地說,對親近特朗普的傅爾納提出了「都是蠻尖銳的」問題,他請教傅爾納,特朗普是否會賣台?

這是立委在向部長質詢嗎?特朗普如果會賣台,這樣質詢就可以預防嗎?若特朗普不賣而問,不唐突嗎?若特朗普想賣,質詢得出他內心的盤算嗎?不知道特使想的是甚麼。

於是,最後我們不免奇怪,為甚麼總統派的特使、代表都是那麼特別,前有海基會的田弘茂,接着是參加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會議的宋楚瑜,現在又有游錫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