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業」即是學業、事業、創業、置業,是人生中的四大難題。就「置業」一事,特區政府近年多方面投放資源在房屋政策,不但在各區積極尋求土地,更藉多次「辣招」對付升溫的樓市。然而,政府現時的表現卻未能達到滿意的成績,「買樓上車」對許多普通市民來說,仍然是遙不可及的目標。雖然政府口口聲聲將房屋問題稱為「重中之重」,但它又是否真的將所有可行的政策措施都加以推行?依我看又並非如是。
置業安居,尤其對年輕人來說,可代表其向上流的標誌,亦衍生出其對本地歸屬感及前景發展等一系列的議題。顯然,香港不再是過往的移民都市,民眾有一種土生土長而落地生根的情意結。對於許多年輕的朋友,我城我家變得理所當然。本土思潮就是一種熱愛香港的表態,希望能在「生於斯長於斯」的土地上繼續為所愛所想打拚。故此,香港過去的發展模式,遠遠不能解決現時年輕人對房屋的訴求,當局必須在整個政策思維上加以修正和改革。
早前一位大學畢業已數年的年輕人向我吐苦水,指其薪金只有輕微的增長,但樓價卻一直瘋狂地上漲。不難想像,如果年輕人每月只有一萬多元的工資,扣除日常開支及家用的合理數額,一年最多只能儲蓄約五、六萬元。翻查客觀數據,大家便會發現大學畢業生過去十數年的平均薪酬徘徊在一萬一千元至一萬三千元,但樓價的平均呎價則由○三年的約三千元,發展到今天超過一萬元。年輕人就算不吃不用,也要二十至三十年才能買起一個數百萬元的小單位,更遑論其他人生大事,成家立室及生兒育女都只能紙上談兵。有發展商推出七十一平方呎的單位,更特意指明是為年輕人度身訂造,可謂極其諷刺。雖說錢鍾書有名言「容膝易安即是家」,意指能容得下身體和膝腿的地方,即可算是家室,但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年輕人又比過去有着更高的教育水平,生活素質居然愈見低下,那根本說不過去。
不得不承認,政府近年在青年房屋問題上大有動作,惟成效卻不能觸動人心。就以青年宿舍為例,政府提出興建約三千個租金低廉的宿位,讓青年作為過渡性之用。這個方向無疑是正確,但根本是杯水車薪,香港青年對房屋的需求遠遠超出此等供應,政府何不大刀闊斧擴大數量?再說「租者置其屋」,回想十多年前政府以成本價將公屋出售,曾為多少的公屋租戶實現置業夢想。惟當年適逢香港遭遇經濟下行,為防止樓市進一步崩盤,才停止擴充相關計劃。如今面對異常亢奮的樓市,我不明白為何政府不能在現階段重推「租置」?
政策學家John Kington曾指出,一項政策得以成功實現,就必先有「問題源流(Problem Stream)」及「政治源流(Political Stream)」交匯,再透過從政者的魄力將其落實。現時,香港多年來一直討論着房屋問題,左右兩派亦樂見住屋需求得到解決,故「政策之窗(Policy Window)」早已開啟靜待,只視乎當局能否加以把握。「天予弗取,天必棄之」,若政府再不拿出適當的勇氣面對問題,便不能怪年輕人感到執政者軟弱及無所作為。
今天,社會有聲音指摘青年為「廢」,好高騖遠,不思進取。但若政府真的能滿足青年的合理所需,又是否會造成今天世代之間的隔閡?我相信,年輕人只是希望政府能提供合理的政策環境,讓他們能在成長的土地上為未來前途努力打拚。我們的官員又可否拿出真正的勇氣來回應年輕人的訴求?
膽量、勇氣和承擔是下屆特首須具備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