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鴻爪:小香港與大澳門

論人口,澳門不及香港十分之一;論面積,澳門僅約香港三十分之一;論回歸,澳門比香港遲兩年,但各方面條件都不如香港的澳門近年脫胎換骨,在很多方面後來居上,大香港及小澳門已有倒轉之勢。

澳門的經濟發展最為顯著,回歸前經濟總產值不足一百億澳門元,到二○一五年已達三千六百多億元,增長三十多倍,這種速度不敢說絕後,絕對是空前。人均產值水漲船高,○七年超過香港,一四年時超過瑞士,位居全球第四位,這幾年大環境不太景氣,經濟有所下滑,但人均經濟產值仍然超過香港。昔日的梳打埠,已是世界最富的地區之一。

最為難得的是,澳門政府願意與市民分享經濟增長的成果,已經連續多年派錢,人人有份,皆大歡喜,環顧全球,如此大手筆派錢的政府應是獨此一家。當然,澳門政府除了派錢,更着眼長遠可持續發展,為了克服體積太小的弱點,澳府全力拓展經濟腹地,通過深中大橋、港珠澳大橋、金海大橋、海底隧道、廣珠城際軌道等基建,與珠三角密切聯繫,形成一小時生活圈。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澳門雖小,但通過拓展與珠三角的經濟合作,將發揮更大影響力。反觀香港,一味畫地為牢,不少人坐井觀天,以為香港世上最好,抗拒任何與內地的合作,格局只能愈搞愈小,前景無法令人樂觀。難怪有人擔心,大澳門騰飛之日,就是香港變回小漁村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