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電視台近日做了一個有關免遣返聲請者的新聞專題報道,個案主角是正在求學的南亞及非裔女童,她們很可愛懂事,卻因身份問題,一旦遣返,隨時面臨失學。如果單看報道,這些聲請者都很值得同情,但這是否事實的全部呢?
其中一個女童的母親是印尼人,來港打工結識一名黑人後誕下女童,後遭拋棄,接着便舉手申請免遣返聲請,理由是回國有危險。她所謂的危險,可能是來自宗教原因,但問題是,結識黑人男友和未婚誕女都是她自己的決定,明知國家或宗教不容許卻依然要做,這就是個人問題,為何她的爛攤子要由香港納稅人埋單?另一個案則擔心未能在港升讀大學,因本港只資助未成年聲請者免費讀書到十八歲。但本港居民還未有百分之百免費幼稚園教育,她們並非香港居民卻可免費讀書,還想怎樣呢?要追也應向其國家追討,香港欠了她們的嗎?
香港人很有愛心,但事事只看表面,愛心只會被利用。十七歲少女日前在蘭桂坊慘遭南亞漢強姦,足證本報連串報道並非一竹竿打一船人。荒謬的是,不少傳媒本着政治正確,只敢報道涉案人是非華裔人士,只有本報直指其南亞裔身份。正是這種「左膠」思想,才令假難民之害氾濫成災,歐洲已是前車之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