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無牌艾灸治療「大媽」操刀

無牌施行艾灸治療、無牌售賣艾灸產品的情況,在本港愈來愈普遍,惟衞生署一直懶理!艾灸屬中醫治療,施灸者需為註冊或表列中醫,但本報巡查發現,全港不少足浴店都提供艾灸服務,並由懷疑缺乏相關資格的「大媽」按摩師操刀。此外,艾葉亦受法例規管,零售店舖必須領牌,所製的艾產品亦要註冊,但衞生署只着重監管中醫業界及中藥商,懶理坊間其他店舖如家品店及雜貨店等,亦疑出售未經註冊的艾條。不過,即使署方指會監管業界,惟過去半年卻從未向違規者發出提示信,亦沒有定罪個案。有立法會議員批評衞生署執法側重中醫業界,令坊間違規情況失控。

「咩人都做得,做完可以祛濕!」在深水埗一間足浴店,一名操不純正廣東話的女士表示可為顧客提供艾灸服務,半小時一百三十八元,又指一周做兩次最好,效果和拔罐一樣。葵涌一間足浴店的門外,亦擺放宣傳艾灸的易拉架,列明可提供「熱艾驅風」服務,三十五分鐘收費二百四十元,負責人指艾灸對五、六十歲女士最為合適,要隔日做艾灸,功效才顯著,「血塞、淋巴唔暢通做就最好。」

需註冊或表列中醫可施行

市面愈來愈多足浴店提供艾灸治療,惟按《中醫藥條例》,艾灸有機會被視為中醫治療方法,只有註冊或表列中醫才可施行,否則違法,可被判罰款十萬元及監禁三年。而據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規定,合資格中醫師必須在診所張貼相關證明,但該兩間涉事的足浴店,都未有在當眼處展示。記者亦在中醫藥管理委員會的網頁搜尋相關地址,都沒有所獲,疑該兩間店舖的職員,均沒有具備相關中醫執業資格。

除無牌施行艾灸外,坊間無牌出售疑未經註冊的艾葉製品,也很常見。據《中醫藥條例》,艾葉屬條例附表二的中藥材,要領取中藥商牌照,方可零售或批發;如有關艾灸產品純粹由艾絨(艾葉粉碎成的絨團)製成,並沒有作出任何醫療聲稱功能,須領取中藥商牌照後,方可出售;如艾灸產品由艾絨或配其他藥材而製成艾灸專賣產品,則要向中藥組申請註冊,方可進口香港、管有和銷售。

職員教「邊度痛就整邊度」

記者日前巡視旺角及深水埗,仍可輕易在非持牌中藥商的店舖,購入疑未經註冊的艾條。「我又唔係中醫師、你又唔係中醫師,點知啲穴位喺邊?邊度痛就整邊度啦!」在旺角一間沒有店名的家品店,一名職員聲稱,即使自己腰痛,也是自行施灸紓緩痛楚。

該職員解釋,功效來自點燃時所發出的熱力,令血管膨脹收「行氣活血」之效;而在深水埗一間雜貨店,除有出售艾條外,亦有艾葉製成的足浴藥包。惟記者翻查中醫藥管理委員會的中藥材零售商名單,發現兩間店舖均未有領取牌照,而聲稱有藥效的產品,亦在中成藥名單上沒有紀錄。

記者及後表明身份,向涉事商戶查詢,其中深水埗的足浴店職員以忙碌為由,隨即掛線;葵涌店舖則指師傅身處內地,不清楚事件。旺角的家品店職員以負責人不在為由,不作回應,而深水埗的雜貨店負責人則指,不清楚法例要求,會將有關產品下架。

衞生署發言人表示,就有關艾灸產品的管理,已於今年六月底發信通知全港中醫師及持牌中藥商有關產品的分類及法律要求,近月已派員到持牌中藥商加強宣傳教育工作,迄今未有因違反相關要求而發出提示信,亦未有因危害公眾健康採取檢控而定罪個案,上述宣傳教育工作,為期兩年,直至一八年六月三十日。

衞生署:會調查非法行醫

「衞生署執法重心喺中醫業界,但都係零提示信同檢控,對坊間其他店舖嘅執法情況,更加可想而知!」立法會議員葛珮帆批評衞生署執法力度不足,因艾灸療法近年流行,署方需要正視問題,加強宣傳教育,「好多人都唔知艾葉係受管制,唔可以淨係同業界講。」

衞生署發言人承認,上述足浴店及店舖均非持牌中藥商,亦非任何註冊或表列中醫的登記地址。發言人又稱,該署會展開調查,並就非法以中醫方式行醫的行為,轉介警方跟進。

圖/文︰專案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