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遺物 紓哀痛延逝者精神

【本報訊】喪失至親是人生最哀痛的經歷,處理遺物時,更因睹物思人而倍感傷痛。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夥拍東華三院,開展為期一年的「重織愛•念•情:創新善別輔導」計劃,讓喪親者透過撕破及重塑過世親人的遺物,為物件賦予新意義,轉化哀傷,重新出發。

該學系副教授周燕雯昨表示,計劃概念源自澳洲遺物重織計劃(Woven Memories)創辦的善別輔導,目標是讓「去者善終、留者善別」。她說喪親者失去親人後可能「亂晒大龍,成個人散晒」,透過撕破勾起傷痛的遺物過程,可具體呈現負面情緒,抒發情感;將撕破遺物後的布料重織新物件,例如被子、攬枕等,亦可將物件與逝者相連,有延續逝者精神的意義,助喪親者減低痛苦,向新生活邁進。

殘疾者同參與 傳遞關愛

張女士今年十月喪母,對亡母每樣遺物萬般不捨,其中一團團舊毛冷更是載滿一家人的回憶。她說,母親生前喜愛編織,在七兄弟姐妹年幼時常織冷衫、頸巾等,舊了也不會丟棄,拆線捲成一團再製作其他物品。張母晚年失智,剛起針的冷被子未完成便離世,張女士希望用亡母的舊毛冷製作百家被給兒子,「將母親嘅溫暖同節儉美德承傳落去」。

東華三院社工蔡嘉玲表示,此計劃為近兩年喪親者提供服務。殘疾人士亦會參與編織,讓他們向喪親者傳遞關懷。喪親者與編織者商量設計方案後開始製作,喪親者亦可選擇參與編織。此項目由香港大學撥款計劃資助,目標為服務二十名喪親者,至今有七人參加,其中兩人已完成製作。如欲了解計劃,可登入https://goo.gl/lc3GJ2參加本周六(十日)上午的公開講座,或致電2884 2033向東華三院社工易姑娘查詢。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