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承諾全彈票 何只房策不達標

每年十月的第一個星期一是聯合國「世界人居日」,今年的主題是以住房為中心提高人們對可負擔住房需求的意識,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呼籲將確保獲得足夠住房置於城市發展的核心。對港府而言,「人居日」是非常尷尬的日子,從民間團體狠批港府房屋政策無一兌現,到立法會議員哀嘆年輕人沒有地方進行親密互動,民怨之大可見一斑。

香港的房屋問題積重難返,現政府上台以來將安居工程視為重中之重,一度令市民有所期待,可惜當局志大才疏,有心無力,房屋問題非但未能紓緩,反而進一步惡化。正如關注團體批評,特首梁振英的房屋政策無一達標,除了公屋落成量大縮水,輪候上樓時間屢創新高外,劏房戶更從上屆政府的約十七萬人,增至現在的二十萬人。有基層一家四口輪候公屋七年,至今仍上樓無期,慨嘆「人居日不得安居」,質疑現政府在房屋問題上毫無作為。

的確,說甚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了甚麼。本屆政府擺出一副寸土必爭的架勢,也推出不少發展大計,其實這些計劃不是不切實際,就是寸步難行,橫洲發展計劃大幅削減就頗具代表性。有年輕立法會議員甚至揚言,因無房屋年輕人被迫放棄做人的最基本需求,話語雖然粗俗,但不能不承認這是一個既現實又無解的社會問題。

如今年輕人要成家立業,如果不是靠父幹,真是談何容易。即使是大學畢業,走向社會的第一份薪酬二十年原地踏步,房價卻不知升了多少倍,哪怕不吃不喝也供不起一個蝸居,申請住公屋又不符合資格,即使符合資格亦不知要等待多少年。年輕人紛紛化身憤怒鳥,就是因為不滿政府無能及體制不公,對前途悲觀,對未來失望,令不少人走上街頭,成為反政府的主力軍,有些人甚至提出革命及「港獨」等激進主張。中央官員曾指出,房屋問題是民生問題,但處理得不好就會成政治問題,如今一語成讖。現政府被批評是港獨的最大推手,並非全無道理。

沒有安居,就沒有樂業,就沒有社會穩定。佔領之亂後,港府彷彿如夢初醒,強調重視做年輕人工作。然而青年工作不是講大道理及搞幾場聯誼活動,不解決他們面對的現實困難,包括就業、住房、向上流動等問題,甚麼都是徒勞,而犖犖其大者就是住房問題。

事實上,港府施政「冇靈魂」,何只房屋政策彈票呢?大到安老、教育、醫療政策,小到管樹、託兒,沒有一樣令人滿意。面對南亞人蛇大舉偷渡,南亞兵團無惡不作,將香港變成九反之地,港府繼續坐以待斃。更別提佔領之亂爆發兩年後,一眾搞手及金主至今逍遙法外,港府有法不依,自毀長城,難怪禮崩樂壞,亂象叢生。

本屆政府剩下不到一年任期,香港又走到十字路口,是繼續內耗沉淪,還是重燃希望,走出困境,端視明年的特首選舉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