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一家經濟諮詢公司的最新研究顯示,深圳的樓價已進身世界第二高,僅次於美國加州的聖何塞,排名在香港之上。內地物業價格愈發瘋狂,但本欄今日不是想討論房價合理與否的問題,而是要討論深、港年輕人的氣魄問題。
深圳房價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過去幾年一直都與當地居民表面的收入脫了節,情況跟香港相像。在香港,我經常聽到身邊的年輕人抱怨樓價太高、自己的前途灰暗,他們終日怨政府、怨家庭、怨地產商、怨就業市場,鬱結堪比深宮怨婦。但筆者心底裏則暗暗替香港的下一代擔心,因為如果氣魄也可以劃線的話,他們會輸在氣魄線上。
五年前,我特意到深圳走一趟,問當地的年輕人覺得置業困難嗎?其實發問前我已有數據,以樓價與收入的負擔比率計算,深圳大學畢業生要買樓,跟香港的畢業生一樣困難,甚至比香港更困難,所以我要聽的不是具體情況,而是要聽聽他們面對置業問題表現的信心和態度。
當時的深圳年輕人沒讓我失望,他們大多只輕描淡寫地答:「房價是高了一點,但也沒啥問題,自己努力一點就是了。」絲毫沒表現出怨這怨那的態度,我心中暗暗佩服。大國人就要有大國人的氣魄,中國可以富起來,不是沒原因的。
香港人從來沒有覺得自己有大國人的身份,但上一代普遍都有跟大國人一般的氣魄。要置業、要養家、要出人頭地,主要都是憑雙手打拚,不會諉過於人。靠一份正職買不起樓,就加一份兼職,再不行就同時做兩份正職,總會熬到出頭天。我父親一輩大多就是抱這種心態,所以幾十年下來,就算不能富貴也總能家境殷實。可惜,這種精神在香港逐漸褪色了,幸而還在內地中尋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