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零散棕地效益成疑

本屆政府高度重視土地問題,皆因有足夠土地才能大量興建公營房屋,以解民困及逐步改善狹窄的居住環境。在新界盡量尋覓土地是政府的施政重點,可惜橫洲事件再一次暴露土地是一個短板,棕地雖然不少,卻不易收回,因為觸碰太多鄉事派的既得利益。

其實,政府內部涉及房屋及土地的眾多部門,高層官員是有共識的,開發或釋放棕地涉及極為複雜的多方面的困難,需要中長期的時間加以解決,無法替代現時全力進行的短中期土地供應措施。

《施政報告》提出的發展大嶼山、在維多利亞港以外填海,以至岩洞及地下空間等,屬於長遠土地供應,必須認真研究可行性及加快進行,以期建立有效的土地儲備制度,應付長遠發展的需要。

多個部門高層都認為收回棕地的政策倡議,不可能滿足短中期土地的需求,亦難以轉化為具成本效益的大型發展項目。橫洲公屋計劃受到地方有勢力人士的反對,被迫大幅縮水至四千單位,正是最新的上佳明證。

事實上,除非棕地能集中大面積地加以開發,否則以零散的方式作個別發展,將缺乏整體規劃和基建配套,因而難以支撐像公營房屋般的高密度發展,例如污水處理及排放、擴闊道路及社區配套設施等,要有效率和具成本效益,需集合大面積的棕地和周邊土地一併規劃,以新市鎮的模式發展才有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