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公屋發展 滿載鄰里情

【專案組報道】一九五三年石硤尾寮屋區大火,政府因此推行徙置計劃,在港九建起徙置區,由徙置區到廉租屋到公共屋邨,六十多年來公共房屋發展,見證以人為本的社會政策如何扶持基層家庭,亦盛載着愈見罕有的鄰里之情。熟悉房屋運作的業界人士指,早期徙置大廈單位面積細,為騰出更多活動空間及通風,會與鄰居打開大門,久而久之建立良好的鄰里關係,新型公屋有更充裕空間加上經濟環境改善,家家戶戶有自己的冷氣機及電視,反令鄰里情漸見淡薄。

政府推行的徙置計劃,以低廉租金租單位予無家可歸的人。到了一九六一年,當時的工務局正式推出廉租屋計劃,為基層人士提供安身之所,只要通過經濟審查,便能夠輪候廉租屋,深受基層市民所歡迎。

臨屋環境劣 常有火災

由於並非所有合資格市民都能即時上樓,臨時房屋便成為未能即時入住公屋人士的棲身之所。臨時房屋前身是由政府劃出土地,再由居民自行搭建房屋的安置區。到八十年代中期,改由政府提供設有獨立水電供應的單位。

然而臨時房屋居住環境一直為人詬病。單位面積僅三平方米,屋內無廁所浴室,不時發生火災,居民難以安居。一九九七年後政府着手加快清拆僅餘的臨屋,隨着二○○一年西貢沙角尾臨屋區正式清拆,臨時房屋在香港完成其歷史使命,角色由中轉房屋取代。

「早年住公共房屋嘅居民,雖然生活艱苦,但就因為咁凝聚深厚鄰里情。」香港公屋聯會主席王坤憶述,早期徙置大廈單位面積細,要與鄰居共用廚廁,住戶為騰出更多活動空間及通風,會與鄰居打開大門,閒時也會坐在走廊聊天乘涼,久而久之建立良好的鄰里關係,「嗰陣啲仔女去公共浴室沖涼時,主婦會守住門口;有需要時又會叫隔籬屋幫手湊仔。」隨着新型公屋有更充裕空間加上經濟環境改善,家家戶戶也有自己的冷氣機及電視,反令鄰里情漸見淡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