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次立法會選舉,鼓吹「港獨」和反對「港獨」成為熱門焦點。由於香江府衙推出「確認書」的刺激而又執行混亂、標準不一,令這一熱門焦點不斷升溫。「確認書」空有其名,大批鼓吹「港獨」候選人大搖大擺昂然直入選舉舞台,起勁兒鼓吹「港獨」,建制派自然要起而應戰,大家唇槍舌劍好不熱鬧。然而,誰都知道,這樣的爭論是不會有結果的,是誰也「打倒」不了誰的。整個辯論只有一個效用,那就是「港毒」前所未有的傳播!
在鼓吹「港獨」和反對「港獨」的辯論中,反對派態度曖昧,許多反對派候選人並不直接表態是支持還是反對「港獨」。他們只是一味指摘「港獨」問題乃梁振英「一手搞出」,是中共打壓香港政改、打壓「爭取真普選」、激起中港矛盾所致。他們對「港獨」的態度是「理解」、「同情」、「心中暗許」。
反對派的這種態度並不奇怪。事實上,除了像已故反對派元老——司徒華這樣「大中華膠」式的人物,一般比較年輕或「喝洋水」的各色反對派人物,都不會對「港獨」有甚麼反感,他們對共產黨的反感往往超過「港獨」,這是由他們的價值觀和一貫的政治立場決定的。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中英談判香港前途問題,香港社會就有一股反對中國九七年收回香港主權的思潮,其緣由是恐懼、抗拒北京九七之後在香港搞社會主義,搞共產黨的統治。當時也有輿論鼓吹「國際條約有效論」,要求英倫和北京「據理力爭」,拒絕歸還香港;實在不行,就讓「國際社會主持公道」或讓「聯合國託管香港」,「把聯合國總部遷到香港」,「讓香港成為真正的國際城市」。那時也有鼓吹香港公投、讓「香港獨立」的,不過,從現實出發,這些都是癡人說夢,絕大多數港人對「港獨」之說尤其覺得荒唐可笑。
北京面對中英談判和香港內外複雜局面的破解之道,是九七收回香港之後,實施「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此方針既堅守了主權原則,又照顧到香港的歷史、現實和未來發展,這也是對中國推行改革開放、實現四個現代化最明智、最有利的方針。
這個時候,香港一群港英培養的政治精英和一些傳統左派的離經叛道之人,提出了「民主回歸」的主張,支持中國收回香港,在「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框架下爭取實現民主。此主張的思想核心是「民主拒共」,認為只有「民主拒共」才能真正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這些就是香港反對派的產生背景和政治立場,他們以此和北京纏鬥了二十多年,不能說完全沒有成效,但愈往前走愈困難,北京也愈來愈感到「民主拒共」的危險性,對一國、對中央的危險性,對「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危險性。
北京這些年特別強調一國、中央和國家主權,在這個大原則下壓得反對派的「民主拒共」、「民主普選」動彈不得。這在「無意」之中使年輕一代萌芽出的「本土意識」、「香港獨立」得到了「強烈觸動」,認為在北京的「一國、中央和國家主權」威勢下,既然不能實現民主普選,不能守護「香港核心價值」,何不「港獨」?只要「港獨」了,天都光晒也。
由此可見,反對派的「民主拒共」和年輕一代的「港獨」主張,有着「前世今生」的思想政治關聯,這也是反對派對「港獨」態度曖昧的根本原因,或許有一天他們終會倒向「港獨」,會高叫「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