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風波:恐襲風險高唱入雲

德國傳媒聲稱獲得政府內部文件,顯示德國政府希望在碰到重大自然災害或國土遭到武裝襲擊時,民眾能自我保護,包括儲存十天分量的食物,以及足夠五天飲用量的食水。報道指,這是冷戰以來政府首次作出有關呼籲。

文件表明,「德國本土遭到攻擊、需要傳統防衞機制的可能性很低」,可見自然災害云云純屬扯淡,恐怖襲擊才是真正主題,而所謂「需要傳統防衞機制的可能性很低」,也是委婉化的文學修辭,不是需要的可能性低,而是根本派不上用場。今時今日,恐襲防不勝防,人人皆被武裝起來。伊拉克北部城市基爾庫克警方日前就截獲一名懷疑被伊斯蘭國(IS)利用、年僅十二、三歲的自殺式炸彈客,專家即場拆彈,男童哭鬧掙扎,整個片段被傳媒拍下,雖然最終有驚無險,但已教人捏一把冷汗。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公共災難,政府一般傾向大事化小,以免引起公眾恐慌,德國政府如真的呼籲民眾囤糧,恐襲風險之高,不言而喻。

這就要說到德國總理默克爾了,其對難民門戶大開的政策,間接觸發國內襲擊浪潮,已是板上釘釘,更可能為其仕途敲響喪鐘。當然,德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替人消罪。眾所周知,IS之所以不斷壯大,與美國在伊拉克搞出的爛攤子密不可分,特朗普大罵奧巴馬和希拉妮是IS創辦人,正是這個意思。諷刺的是,美國一年接收的敍利亞難民,只等於柏林一個月的數目。美國達拉斯早前發生針對警察的攻擊事件,五名警員喪生,是「九一一」後執法人員傷亡最慘重的,這也從側面說明美國如果不是「禍起蕭牆」,恐襲的威脅是相當低的。由此觀之,美國禍水外引後拍拍屁股,實在不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