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巨龍飛不起 只因香港不爭氣

港珠澳大橋工程取得重大進展,主體橋樑昨晚展開合龍工序,官方不吝讚美之詞,形容這條海上「巨龍」逐漸血肉豐滿、筋骨強健、金鱗耀眼,向世人展現絕代風姿。令人遺憾的是,由於大橋香港段工程一拖再拖,導致大橋淪為半橋,巨龍騰飛不起。香港段「拖後腿」,既是港府無能的反映,更是香港這一制不如內地那一制的見證。

眾所周知,港珠澳大橋項目主要分為兩部分:內地水域進行的主橋工程由港珠澳大橋管理局負責,而粵港澳三地政府則各自負責連接路及口岸工程。隨着本月初三座「海豚」造型鋼塔在伶仃洋完成吊裝,標誌着內地大橋主體工程已基本完工,合龍計劃亦由原定的八月提早在今日實現,「中國速度」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珠玉在前,覺我形穢。香港段原定今年通車,後來延至一七年,然而隨着大橋人工島先後兩次飄移,部分樁柱需要重做,加上傷亡意外頻生,工程進度雪上加霜。儘管當局仍死撐一七年完工目標不變,但根據港府大型基建無一不延誤、無一不超支的「往績」,能否說到做到,根本無人能知。運房局局長張炳良昨日到廣州出席港珠澳大橋三地聯合工作會議,面對內地大橋主體工程提早合龍,澳門段進展順利,除了面露慚色,又有甚麼好說呢?

全長五十公里的港珠澳大橋,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最長跨海大橋,曾被外國機構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如果大橋進展順利,的確可以為香港爭光添彩。可惜大橋香港段一波三折,從初期遭到司法覆核,到後來意外頻生、基建飄移、追加撥款受阻,簡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當局不是賴人手不足,就是推說不浚挖式填海技術為首次採用,出現難以預料的情況,一味藉口多多。其實,不管香港段工程多麼複雜困難,也決比不上內地段工程複雜困難,內地做得到,香港做不到,高下立判。

這些年來,港府施政寸步難行,基建陷入延誤超支惡性循環,早已見怪不怪,但港珠澳大橋作為國家級重點基建項目,香港段進度滯後不單是自家損失,還會連累粵澳兩地,立法會議員批評港府「丟架」已算客氣,大橋淪為半橋,根本就是國際笑話。事實上,澳門口岸建設一度出現滯後,主要是人工島填海等待沉降,是工程界預期之內,加上有其他後備方案解決,完全可以趕得及明年如期通車。香港比不上內地也就罷了,如今連澳門也比不上,不是香港之恥又是甚麼?

說來令人唏噓,由於歷屆政府蹉跎歲月,港珠澳大橋「紙上談兵」數十年,如今物流業黃金期早成過去,即使大橋有朝一日通車,恐怕也有「直待無花空折枝」之嘆。另一項跨境工程高鐵項目亦如此,廣州至深圳段早已建成通車,香港段仍然遙遙無期。有些香港人猶自我感覺良好,面對內地時總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其實單從跨境基建效率觀之,內地後來居上,已是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