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中之重靠篤數 適度有為枉自欺

港府拓土建屋寸步難行,距離「三年上樓」目標愈來愈遙遠,房屋署承認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已延至三點九年,實際上仍有篤數之嫌。一個靠篤數充政績的政府也許可以瞞得過一時,但瞞不過傳媒監察,更瞞不過市民的火眼金睛。

一般而言,公屋準租戶簽署上樓意向書後,會在一至兩個月內拿到單位鎖匙,不過這已是舊皇曆,現時即使簽了意向書,仍不知要等多久。沙田水泉澳邨二期原定去年第二季入伙,因鉛水事件拖累,延至今年第二至第四季,去年已經簽意向書的準租客入伙無期,徬徨無助。準租戶郭先生是受害者之一,他一家三口現時租住一個五十呎劏房單位,單位內放置雙人床後空間已所剩無幾,連轉身都困難,生活空間及私隱對他們而言是一個奢侈的概念,而租金不斷上升,已佔去其月入的幾乎一半,不管如何節省開支,每個月都是「清袋」。這還不算最麻煩的,孩子已派往沙田讀小學,如果新學年開始仍未能上樓,就不得不跨區上學,生活本已捉襟見肘,車費增加勢必百上加斤。

郭先生一家的窘境並非個案,而是無數準租戶的縮影。觀塘安達邨也面臨入伙無期的問題,該邨原定去年第三季入伙,現在仍然在等,去年九月已簽意向書的準租戶大感無奈。最可笑的是,準租戶雖然望樓興嘆,望天打卦,但在房屋署的名單上,他們已算是「公屋戶」,是平均三點九年上樓的一部分。房屋署為粉飾太平不惜弄虛作假,難怪被批評是「打茅波」。

房屋署「打茅波」早就備受詬病,申訴專員曾就此展開調查,踢爆房屋署將長者優先及凶宅特快配屋計算入內,製造平均三年上樓的假象,實際上多數人上樓超過三年,有一家五口上樓等了七年。更令人憤怒的是,房屋署批評接受,態度照舊,篤數不止,又將非長者單身公屋申請者打入「另冊」,他們等十年甚至二十年都未必上到樓,如果將這部分人計算入內,公屋輪候時間只會更加漫長。一再有人申請司法覆核,圖推翻房屋署的歧視性安排,完全是迫於無奈。

本屆政府上台之初強調適度有為,並將房屋問題列為施政重中之重,提出十年房屋大計,目標不可謂不宏偉,決心不可謂不驚人,可惜志大才疏,眼高手低,拓土舉步維艱,建屋一拖再拖,所謂寸土必爭、見縫插針、填海造地、發展新界東北、打造東大嶼都會等,全部淪為漂亮的口號。正如有人批評,政府近年多次強調要增加公屋供應量,實際上供應量不升反跌,去年有一萬五千個新單位落成,今年不足一萬個,致使平均輪候時間一延再延,民怨自然是一漲再漲。

見微知著,本屆政府在房屋問題上一籌莫展,所謂重中之重早就淪為笑柄,其他施政承諾一樣是空口說白話。一味拆東牆補西牆,玩弄數字遊戲,大搞語言偽術,但紙終究包不住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