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鬥雞眼」和「斜喱眼」即內外斜視,除了影響外觀,更有機會導致其中一隻眼弱視。眼科醫生說,有家長以為子女日常生活「論盡」,落樓梯踏錯腳、倒瀉水,其實是斜視令雙眼未能正常對焦,立體感和平衡感較弱。斜視大多不能自行痊愈,若發育黃金期內未及時處理,即使長大後治療亦會錯失對空間的敏銳度。部分斜視更可能由眼內腫瘤引致,曾有家長輕視病情,結果女兒最終要摘除眼球。
奥比斯義務眼科醫生劉凱珊昨表示,平日行路、打波、斟茶等動作都需要距離感和立體感定位。
有家長看見子女行路跌跌撞撞、倒瀉水、落樓梯「叉錯路」,以為是論盡,其實可能因斜視令雙眼焦點不一。她說,大部分斜視不會自行痊愈,長久斜視會令兒童慣性依賴其中一隻眼視物,「好似一隻眼返工,另一隻眼放咗假」,最後導致一隻眼弱視。七歲前是立體感發育黃金時期,若未及時處理斜視,日後再治療亦已錯失對空間感的敏銳度。
斜視亦可能是嚴重隱疾警號,劉凱珊憶述,曾有一歲女嬰被診斷外斜視,但媽媽誤以為女兒長大後可自行痊愈,一年後再檢查卻發現斜視起因是女兒眼內患「視網膜母細胞瘤」,最後要摘除眼球,失去一半視力。
一般非結構性斜線中,間歇性外斜視最普遍,劉凱珊說,約百分之一至二港人患上,他們看遠物時無法控制眼球對焦,可以眼部運動或手術治療。先天性內斜視很大機會導致弱視,應於兩歲前以手術處理。調節性內斜視多由兒童遠視引起,可戴眼鏡矯正。她建議家長作簡單檢查,正面以閃光燈為子女拍照,正常雙眼反射的光點落在瞳孔中央,否則有機會是斜視,應帶子女求醫。奥比斯昨於寶血會思源學校舉辦「蒙眼午餐」,讓同學感受失明人士所遇困難和不便,喚醒他們關注眼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