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真畫作查情緒病根源

四歲小女孩畫全家福,畫中爸爸多了一條「尾巴」,揭發女童曾受親父性侵犯。精神科醫生指出,繪畫過程把自身記憶和價值觀融合表達出來,外人可從畫作透視兒童內心世界,包括未懂表達或說不出口的心事。專家旁敲側擊畫作背後的故事,可協助診斷病症及找出行為失控的源頭。

精神科專科醫生傅子健表示,任何形式的藝術都是表達途徑,代表畫者對世界的觀察,從中或可追溯畫者行為的源頭。他舉例,曾有四歲女孩因焦慮見醫生,她把手指咬得流血,不斷拔頭髮並吃下肚。醫生為女童檢查身體,發現下體有被侵犯痕迹,但一直找不出侵犯者。直至女童繪畫全家福,代表爸爸的小山丘拖了一條尾巴,她說:「尾巴是爸爸有,媽媽無,我無。爸爸嗰度會篤篤。」女童父親被質問下始和盤托出:「有時候搵個女摸吓、錫吓自己嗰度(性器官)。」

找出家庭問題 對症下藥

此外,有父母離異的六歲女童,於學校打架、搶同學物品,又無故哭泣,被診斷患抑鬱症。她對家人關係三緘其口,提到哥哥僅稱「哥哥叻,大把人錫」,卻在全家福把哥哥臉孔塗成一團黑色,把自己放到最大,畫成小公主般。傅醫生解釋,「原來女童家中重男輕女,她感到哥哥比自己優越,才在畫中作心理補償」;女童媽媽被畫得身形較小,「因為女童看過媽媽被爸爸斥責時縮在一邊」;在全家福中缺席的父親以另一種形式出現畫中,「太陽是爸爸典型象徵,但填滿黑色,因為她看過爸爸打媽媽。」找出女童的家庭問題後可對症下藥,醫生建議父母改變相處模式。一年後,畫中女孩與五官清晰的哥哥玩球,太陽也終露出笑顏。

色沉線粗 反映心情緊張

除了內心世界,畫作亦可顯示畫者的精神狀況。曾有自閉症男孩畫出倫敦的火車站,清楚描繪月台及路軌的交匯、轉接,「超強的照相式記憶和執着於沉悶細節,都顯示自閉傾向。」傅醫生說,若畫面特別暴力血腥,則可能來自畫者的品格障礙,若不及早輔導或形成反社會人格。

傅子健指出,畫作顏色較陰沉、線條粗,可能反映兒童感到緊張,家長可留意他們是否同時有咬手指、尿床等焦慮表現。但他強調,單憑畫面解讀並不全面,應先了解他們的心情和背景,否則容易過度演繹。

記者張汶樂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