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討論預算案,結果又是流會收場。流會是人為製造,是激進泛民議員的抗爭手段,所以當促成流會那一刻,有議員興奮雀躍,高喊「成功了」。在他們心目中,「成功」不僅是指拉倒會議,更是進一步鞏固在激進選民中的英雄形象,令自己可以繼續連任立法會議員。在政治計算上,他們無疑是成功的,但這種「成功」除了個人利益外,對社會又有甚麼貢獻?
立法會流會,首先是社會付上沉重代價,除了浪費時間,議會無法就議案進行理性辯論,亦容易令政策出現紕漏。另一方面,議會分化對立亦令社會停滯不前,這些都是高昂的社會成本。今時今日議會的精力並不是用於推動社會進步,而是耗費在沒有價值的政治爭拗上,流會拉布甚至連宣示政治理想的效果也欠奉,因為立法會主席早已為拉布劃下死線,有需要時便會剪布,有關議案會在下周表決,建制派議員有人數優勢,預料議案將可順利通過,所謂「拉布」僅是鬧劇一場,別說不能收倡議拉布議員政治訴求之效,市民連他們的「訴求」為何也是不甚了了。
拉布流會只是立法會內小圈子的活動,是小部分激進泛民議員的操作,也只有他們樂在其中,主流泛民沒有任何角色,既不支持也不反對,他們怕流失溫和選民,也怕得失激進選民。而建制派當然反對拉布,但又樂見流會,因為可以早點散會,不用浪費青春在議事堂內呆坐,他們只是等剪布,然後舉手了事。不管怎樣說,流會已成常態,大家早已麻木,傳媒更是興趣缺缺,它們寧願關注一些八卦花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