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華電力有限公司擬於索罟群島東面的香港南部海域興建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但在再氣化過程會使用到海水,而使用過的海水含有防垢劑,然後排回海中,或影響江豚和中華白海豚。中電表示,日後透過船運可以直接從國際市場採購具競爭力價格的液化天然氣,一方面可以提升議價能力及成本效益,同時亦有助擴闊供應來源,確保穩定燃料供應。
中電向環境保護署提交的工程項目簡介稱,液化天然氣的再氣化過程會使用海水來暖化,使用過的海水排回海中,溫度比周邊水溫低約攝氏七至十度,而且含有小量防垢劑,如次氯酸鈉,有關過程對水質的潛在影響,會在環評研究階段來評估。
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預計二○一九年動工,翌年底營運,工程包括建造液化天然氣儲存及轉運設施,儲存量超過二百公噸;為建造航道、碇泊區和海底管道需要進行超過五十萬立方米挖泥工程;又會裝設兩條海底輸氣管道,連接至龍鼓灘發電廠和南丫發電廠。
中電表示,擬建接收站所在海域比較平靜,可以避風,該地點距離龍鼓灘發電廠約四十三公里,距離南丫發電廠約二十公里,因此需要安裝約六十三公里的新海底管道。
中電承認,該地點較為不足的是位於具保育價值物種的已知生境內,包括江豚和中華白海豚。中電商務高級總監趙安天說,土地資源珍貴,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不佔用陸地,而與陸上接收站比較,海上設施建造工程簡單,施工期短,造價亦低,而且毋須填海,減低對環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