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學童自殺個案接二連三發生,青少年情緒問題值得關注,而在資訊爆炸的年代,青少年可自行上網搜索各類資訊,包括情緒等健康問題。有機構訪問一千六百多名中學生,發現有近三成過去半年曾想傷害自己或企圖自殺。有專家指調查結果顯示本港的青少年情緒問題已響起警號,促政府制訂全面兒童健康政策,解決兒童及青少年的健康問題。
香港兒科醫學會及香港兒科基金上月至本月初進行「香港中學生健康素養及高危健康行為狀況調查」,以問卷形式訪問一千六百八十五名中一至中六學生,結果發現,分別有超過六成受訪學生過去半年感到不開心或無故哭泣,以及有睡眠問題,另有近三成在期間有傷害自己或企圖自殺的念頭,反映中學生的情緒問題嚴重及普遍。
調查又發現,當青少年出現情緒等健康問題,三成半認為應自行找資料處理,六成六會自行根據網上資料處理減肥、情緒及皮膚等問題。另外,三成八認為朋友親身經驗較醫生更值得信賴、三成四認為網上資料可信、近三成認為文章愈多「讚好」或「分享」可信性愈高。
香港兒科醫學會會長兼兒科專科王曉莉醫生指,受訪學生中,每三人有一人想過自殺,直指「青少年情緒問題已響起嚴重警號」,遇上情緒等健康問題,若依靠網上資訊或朋友意見自行處理,是以健康作賭注。她建議青少年若遇情緒問題,應向老師或長輩求助,問題持續則需求醫。她提醒青少年應加強學習分辨資訊真偽,以提升健康素養。
香港兒科基金主席兼國際兒科醫學會前會長陳作耘建議政府制訂全面的兒童健康政策,從源頭預防疾病和及早介入。他批評政府就學生自殺問題設立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是「冇用、廢」,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未能從根源解決兒童及青少年的健康問題,促成立兒童事務委員會並制訂兒童健康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