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淤泥中加壓 移位風險高

【本報訊】港珠澳大橋項目早年受環評官司阻延,為加快興建速度「追落後」,路政署首次採用鋼筒陣的「不浚挖式」填海法興建人工島。該署聲稱新填海法可減少污染海洋及加快進度,惟施工至今事故頻仍,並已先後兩次爆出填海土地移位問題。有工程師指出,有關填海方式需要非常緊密及小心的監察,在「壓實」海底淤泥的過程中稍有偏差,便會引發淤泥「亂唧」導致鋼筒移位的情況。

施工前要計算淤泥厚度

傳統填海方式須在挖掘淤泥後,再回填沙料,至於不浚挖式填海法則是將多個直徑達卅一米的鋼圓筒,以穿越淤泥方式插入泥層以及海床,然後以惰性建築物料及沙料回填到鋼筒內,再於外圍堆填二點五公里的海堤石,構成人工島周邊的永久海堤。

雖然新填海法毋須挖走人工島下二千二百萬立方米的淤泥,可避免引起海洋污染,亦毋須覓地堆放淤泥,被視為較環保的填海方式,但由於海底鬆軟及可壓縮的淤泥無被挖走,故施工期間,隨着淤泥在不同時間壓縮,填海地方便可能出現移動。

本身是工程師的土力工程處前處長陳健碩指出,鋼筒填海法要以填料的重量,壓實淤泥並將當中水分「唧」出,填海前要先掌握淤泥的厚度,而施工時亦要持續緊密監察淤泥受壓情況,若出現壓力「一邊大、一邊細」的不平均情況,泥層就有可能不正常地移位。「例如事前評估淤泥有十米厚,點知放填料後先知得五米厚,加壓太大,啲泥就唔能夠平均壓實,有可能唧歪!」

需待沉降完成始建設施

他又謂,如果泥層未能按計劃穩定沉降,有可能要加裝疏水板等協助排水,但始終不能操之過急。而填海地在未完成沉降前,地面絕對不宜興建任何構築物或設施,否則結構可能受影響,「手尾好長」。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