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梁振英參選特首,是自己跑出來的,他早有大志,早有準備。當然,他可能也得到朝廷某些大人物的「默許」和「不妨試試」,但朝廷的集體決策和中共第三代、第四代的培養對象,肯定是當過財政司司長、政務司司長的唐英年。對此,CY是知道的,但不信邪,堅持跑出來,和唐唐一決高下。
在CY的堅持和當年國內、本港政壇形勢變化下,CY愈跑愈勇,一入直路就追上唐唐。朝廷見此,推出選特首的新思維:一是希望看到建制派內有真正的競爭,二是參選特首要符合三條件——A、愛國愛港;B、能力強;C、有較高的社會支持度。
CY的最終得勝,令人明白建制中人當選特首,除了要得到朝廷支持,自己的努力也很重要,也即毛皇帝說的「主觀能動性」也很重要,「物質變精神,精神變物質」,客觀世界決定主觀世界,主觀世界改造客觀世界。CY的個人努力改變中央多年的布局和決定,與前兩任特首的產生在程序上很不一樣。
CY素有大志,又費了好大力氣,憑長期準備當上特首,當然想幹滿《基本法》規定的兩屆,他當上特首的主觀努力,令他更加自信自身奮鬥的極端重要。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雖然上台後一直身處困境,形勢非常不利,但CY仍想連任特首,仍會認為只要像幾年前那樣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就可繼續獲得中央支持,改變朝廷有可能「變心」。所謂性格決定命運,只要堅守住自己的性格就不怕命運的挑戰,以CY的性格是不會輕易放棄,相信主觀努力能夠創造命運,他當上特首的經歷證明這點,他還會以此爭取連任。
不過事無絕對,第一次成功的經驗不一定能第二次成功,時間和條件的轉移或令經驗得以複製或完全失靈,只是這一切都不會阻礙CY繼續堅持主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