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人生活節奏急速,成年人或學生均面對很大壓力。一項調查發現,三成七受訪市民認為家庭最大壓力源自家庭經濟及財政,近四成以消極或逃避方式處理壓力,當中一成五稱會以睡眠企圖忘記壓力。面對接連有學生輕生,有親子教育專家提醒家長,面對子女情緒受困擾時,不宜一味教訓及批評,應多聆聽他們的心聲。
將軍澳一商場訪問二百名本港市民,發現三成七認為家庭最大壓力來源來自經濟及財政,其次為工作就業及政府政策及措施。調查機構認為,政府政策成港人壓力來源之一,排名更高於夫妻關係和子女教育等貼身問題,反映市民對政府施政有訴求。對於接連有學生自殺,親子關係專家張笑容建議家長鼓勵子女將壓力「攤開嚟講」,當發現子女出現情緒受困的徵狀,如逃避上學和疏遠朋友等,應向社工求助。
任職公證行的鄺先生育有兩名分別七歲及三歲的兒子,他坦言,現時學生面對很大競爭;「見工都唔使面試咁多次」,故長子考小一時,月花三千至四千元為他報讀四個興趣班,報考八間直資名校;「我報得算少,其他家長報雙位數係基本。」他表示,長子於中西區一直資名校就讀,開學初期,功課量的確吃力,但向學校反映後,功課量明顯減少,兒子每天花一小時至一個半小時已可完成,興趣班則只保留兒子感興趣的鋼琴和打鼓班,亦沒有為次子報任何興趣班,希望他們享受愉快童年。
早前因網上一段鼓勵兒子盡情哭泣的影片而爆紅的港媽姚太亦指,雖不想兒子有太大壓力,但都擔心兒子會較人遲起步。她指,兒子下學年開始讀學前預備班,早前亦有為他報playgroup,但上課三個月,當兒子適應上課環境後便沒有再上課,冀兒子可把握多點遊玩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