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十三五規劃的社會冷對待

上個星期的人大會議上,總理李克強宣讀了總理工作報告,而在發改委的十三五規劃綱要,當然香港和澳門也有專章,顯示了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在全國發展的布局。

關注本土 多過國家

十三五規劃是一個很重要的文件,它勾畫了國家未來五年的發展大方向,是值得我們細閱。從實際的角度看,十三五規劃內容代表的是政策上的傾斜和支援,在中國內地的發展路軌上,這些政策上的支援很重要,君不見不少省市都異常緊張其在十三五規劃中的定位,而在草擬十三五規劃文件中,一個字的增刪不知會有哪種的啟示,是以對中國經濟發展着緊的人,無不金睛火眼的注視十三五規劃的內容。可是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香港社會好像對十三五規劃的關注力度嚴重不足,坊間討論十三五規劃的少之又少,即使傳媒有十三五規劃的報道,但篇幅和深入程度卻叫人搖頭。

一葉知秋,傳媒的冷對待顯示了整個香港社會對十三五規劃的冷處理,和十二五規劃非常不一樣。回想五年前的十二五規劃起草過程,香港各界都顯示出一種關注的氣氛,大大小小的論壇、研討會不知多少,坊間尤其緊張香港會否在十二五規劃內獨立成章,以及有關香港在十二五規劃內的角色定位,總之當時對十二五規劃的熱烈態度,和今天對十三五規劃的冷處理,形成了一個很大而不正常的對比。

為甚麼會有這樣的一個現象?筆者看來和香港這五年起了的變化有關,特別是有關本土意識的興起,更是和十三五冷處理有關。近年本土意識高漲,年輕人對本土的關注超越了對整個國家的重視,本來這是一個不正常的發展方向,但在香港獨特的環境下,狹窄的本土思維卻大有市場。在這種以本土為先的思維下,十三五規劃所說的盡是中國總體發展方略,自然和本土思維扯不上邊,也難怪坊間的關注不足。對一般市民而言,規劃文件艱深難懂,本來有興趣規劃文件的朋友已不多,再加上本土意識作祟,令規劃文件更不受重視。大眾傳媒自是追趕大眾口味,當大眾的關注放在其他議題上,十三五規劃不被坊間重視也在預計之中。

社會兩極 隱憂所在

其實,若果我們細看十三五規劃有關香港的部分,不難看出香港的角色和我們未來發展的方向。特別是在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三大中心上,十三五規劃有特別點題要鞏固香港的角色,這和十二五規劃是相同的,也就是說在過去五年內,香港在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的表現還不錯,國家也將未來五年的發展予以香港支持。須知道其他城市都在垂涎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事業,因為這些是高增值和產業高端化的重鎮,香港可以得到國家的支持,在這三個板塊中自有了競爭上的優勢。未來可預見特區政府會在這三個領域上多加工夫,例如這三方面的人才培訓,相信政府會有一定投入。

而十二五規劃裏提到支持發展香港成為全球人民幣離岸業務樞紐,以及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在十三五規劃中已改為強化這些功能。從字面上看,香港在人民幣離岸業務和國際資產管理上已有了樞紐地位,其他金融城市望塵莫及,得力於十二五規劃中的政策支持,香港的國際金融地位是其他中國城市無法比擬,十三五中更要強化這些優勢,香港是中國最大、最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毫無懸念。其實十三五規劃中的隱含挑戰是社會兩極化,因為十三五規劃中的得益者會是專業人士,這也解釋了為何坊間對十三五規劃不聞不問。但這卻是隱憂所在,當一個社會小部分專業人士得益,而大眾卻沒有得着,幻化的社會不穩可以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