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情:激進路線難獲支持

台港兩地自「太陽花學運」及佔中之後都興起了本土激進派。「太陽花學運」後興起的時代力量,他們的激進取代了獨派的台聯黨,公開撐起台獨的大旗,在立法院修法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時堅持要納入兩國論的理論。

民進黨蔡英文當選後,藍營散播蔡英文將執行兩國論以牽制其兩岸政策,看來在立法院交手的第一招時代力量已搶佔台獨地位,成了民進黨想回歸中道理性的掣肘,幸哉民進黨在立法院還掌多數,不然豈不被時代力量的獨派旋風所綁架。

時代力量的思維與作為,社會有不同的評價,政治總得照顧到現實面,不能為反對而反對,可行的法案才是好法案,否則即是破壞者,而非建設性的締造者,時代力量拋出法案即遭到圍剿。

同樣的香港在佔中之後,立法會新界東補選塵埃落定,公民黨楊岳橋打敗民建聯周浩鼎,而涉及旺角暴力衝突事件的本土民主前線梁天琦,則取得百分之十五選票,在七名候選人名列第三,此得票率反映不少年輕人對中央和港府不滿,尤其對特首梁振英不滿。

這是情緒反映在投票上,本土民主前線敢衝撞體制,以暴力來發洩不滿,公開挑戰了親北京的建制派,但暴力行徑終不能在香港社會獲得普遍支持的做法,本土民主前線應回歸理性的抗爭,不要讓香港淪為暴力城市之名,也才能讓未來路子愈走愈寬,社會的認同性也會更大。

今不諱言特區未來數月的施政若不改善,將絕對不利於九月立法會建制派的選情,選民將更拋棄親中擁護政府的建制派,但此並不代表激進路線政黨會獲得民意的支持,這抗議性投票行為是短暫的,不代表選民認同暴力,回歸中道不偏激不暴力才是致勝的終極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