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先鋒:瀕危山徑

遠足要走天然山路還是人工石道?假日郊遊享受綠色生活,惟近年愈來愈多山路改闢水泥行山徑,總擺脫不了城市感覺。行山人士批評水泥行山徑破壞自然景觀,而且行水泥路及梯級易令雙腿痠軟,專家亦擔心過度人工化令山徑千篇一律,失去自然風貌,建議當局倣效外國盡量保留天然山路。

「寧願行到成腳泥,都唔想行水泥路!」不少行山友在網上怒吼,他們指近年不但是行走難度最低的家樂徑,連長途遠足徑及郊遊徑都被築成水泥路;惟看似方便易行的水泥行人徑,與環境格格不入,築建過程亦破壞環境。在新界錦田鄉四石排青山公路附近,目前正興建行人徑,施工期間山道兩旁滿布雜物、垃圾及建築廢料,有石塊及大型水桶壓着芒草,闊逾一米的行人徑兩旁寸草不生。

「一鋪水泥就冇得返轉頭」

記者日前與山旅學會主席石天崙走過四年前修建的元荃古道,石坦言:「行水泥路攰過行山路好多,唔好一刀切咁鋪晒水泥路!」他指行山不僅是運動,而是讓人融合自然,水泥路予人格格不入之感。他憂慮更多山徑人工化,會像遊樂場設施般千篇一律,失去特色。

中國香港旅行遠足聯會主席周國強估計,八仙嶺山頂的八個峰有約六成山徑已為水泥路。他指台灣、日本及歐美等國家,甚少為山徑鋪水泥,只有內地為吸引旅客,往往將登山徑變成水泥樓梯,卻因此趕走真正行山客。他希望當局在平衡安全及生態等因素後保留天然山路。

「一鋪水泥路就冇得返轉頭!」征服過無數山峰的攀山專家鍾建民亦指,台中阿里山聞名於世,原因是當地政府在規劃上以保留天然環境為主,吸引綠色旅客,不過,本港西貢、馬鞍山、石澳龍脊等多條山路卻逃不過「水泥化」的命運,情況令人擔心。

元朗民政事務處發言人指,錦田鄉原有的天然泥徑因部分毀壞及崎嶇,構成危險,故進行改善工程,預計二月底完工。漁農自然護理署發言人指,山徑出現嚴重水土流失時才考慮在部分路段鋪設水泥或建造樓梯,並無計劃逐步為郊野公園行山徑變成水泥山徑。過去三年錄得四宗有關鋪設水泥路的投訴或查詢。

圖:崔祖佑、吳康琦

文:林建平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