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改之役後的區議會選舉結果,把「本土勢力」和「傘兵」帶進了香江府衙的「社區建制」,從此建制派、「愛國愛港」陣營雄踞多年的區議會多了一股強橫的反對力量。加上原有的傳統反對派力量,建制派在建制內將受到更大的挑戰,這是去年「佔中」、「雨傘運動」、政改泡湯造成的直接後果。這樣的政治轉變會不會在明年立法會選舉中「複製成功」?是朝廷和香江府衙最擔憂的事情,也是對香港未來政局影響最大的事情。
政改之役的「佔領」是傳統的反對派醞釀、宣傳、鼓動的,但臨門一腳射球的則是兩大學生組織發動的罷課、示威、靜坐,令「佔中」提前爆發,並形成了雨傘運動。之後七十九天的佔領、反佔領,清場與反清場,「本土思潮勢力」成了生力軍,在大專學生、青年人中最有市場。眼前的事實讓他們看到傳統反對派向朝廷「爭民主、爭普選」的那套理念、論述和做法根本不管用,不但爭不到真普選,維護不了香港的「核心價值」,而且在中央的咄咄進逼中香港會逐漸「大陸化」。於是「本土勢力」借政改之役,借佔中與反佔中之爭提出了「本土優先」的主張,以此抗拒朝廷在政改之中加強對港的「管治權」。
誰都知道,這套東西發展下去必成「港獨」。事實上港獨也以「自由討論、學術探討」之名在「本土優先」、「守護香港」的喧囂聲中露了頭角,朝廷和香江府衙則「狠打之」。
區議會選舉前,誰也不敢在選舉中鼓吹「港獨」。一些曾經鼓吹「港獨」的激進參選人也全部落敗。不過「本土派」和傘兵卻頗有斬獲,這說明「本土派」和「港獨」雖然只隔一線,但只要「收斂鋒芒」,不踰分際,還是能通過選舉登堂入室、進入建制的。這是當年台灣民進黨參政變天的路數,香港若實現「真普選」,這一劫就必定難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