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的創新及科技局終於正式掛牌成立,港府指新政策局可以為香港制訂全面的創新及科技政策,加速創新科技及相關產業的發展,說得似乎很輕鬆。實際上,發展創新科技說易行難,這個新衙門能不能有所作為,或者只是虛有其表,目前言之尚早。
新任局長楊偉雄聲稱,創科局未來有九大優先工作重點,包括推動與世界級科研機構合作、把握再工業化及物聯網契機推動智能生產、鼓勵私營企業及風險投資基金投資創新產業、促進各政策局發展智慧城市及將香港建成連通的WiFi城市等;他並稱日後創科局會配合國家十三五規劃,成為本地、內地及國際創科產業的超級聯繫人。
毫無疑問,在這個知識型經濟年代,成立創科局推動相關產業發展是應有之義,列出優先工作重點也無可厚非,問題是,香港創科產業遠遠落後於周邊地區,起步本來已經太遲,當局竟揚言要成為本地、內地及國際創科產業的超級聯繫人,還沒學走就想學飛,未免貽笑大方。
事實上,香港創新科技產業之所以不成氣候,社會泛政治化固然是其中一個原因,創科局屢敗屢戰歷經三年多才獲得立法會通過就是典型例子,而港府一直坐而論道不肯加大科研投入,同樣難辭其咎。可以見到,先進國家或地區每年的科研投入普遍佔GDP百分之四左右,連近鄰的深圳也不例外,反觀香港科研投入僅佔GDP不足百分之一,根本無法與科技強國相提並論,甚至連非洲貧窮國家也不如。
以新加坡為例,當地政府十年前已成立一個由總理親自主持的研究、創新與創業理事會,領導國家研究促進知識創造、創新和創業,過去五年星洲政府為科研投入超過一千億港元,同時透過鼓勵私人企業投資,令總科研開支佔GDP比率由一九九○年的百分之零點八增至目前約百分之三點五,造就當地創科產業取得長足發展,以生物科技及電子科學等高端創科產業為主的製造業佔GDP超過兩成。反觀香港政府對創科產業的支援微不足道,而且欠缺全面性,即使近年增加相關投入,並向創新及科技基金注資五十億元,但相對於新加坡等地區,依然是小巫見大巫。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港府鼠目寸光,導致創科產業落後於人,進一步拖累綜合競爭力,香港近年在各項國際競爭力排名拾級而下,不是沒有原因。最可悲的是,當全世界無不全力發展創科產業,而且不斷取得新的成果,香港來來去去只能靠所謂的四大產業支撐經濟,創科產業佔經濟總值只有約百分之零點七,簡直微不足道。
俗語說,智慧就是財富,點子就是銀子。創新科技講的就是智慧和點子,香港近年坐困愁城,競爭力每況愈下,就是因為缺乏智慧和點子,隨着創科局成立,究竟能否走出這個困局,不妨拭目以待。有人擔心官僚架構反而成為創新研發的阻力,希望不要一語成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