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望子成龍弊病多 提防學童焦慮感

中國人最重視「望子成龍」。因為要成就「龍子」,於是便出現許許多多的「虎媽」和「狼爸」。過去美國有一位華裔的「虎媽」十分著名,但終於成就「龍子」,因而成為世界「虎媽」的榜樣。

由於中國的「虎媽」、「狼爸」太多,教育部門不得不作出加強教育工作的指示,要求家長要嚴格遵循孩子成長規律,對孩子因材施教;切實消除學校減負、家長增負,不要不問興趣、盲目報班;不應做「虎媽」和「狼爸」。

課業太重 已成頑疾

我的小兒子和兒媳,雖然不是虎媽和狼爸,但對這個五歲多的小孫子,也是要求多多。

一會兒要他去學繪畫,一會兒要他去學游泳。而他讀的幼稚園,活動已經多着,但父母還是一定要他成長為「多面手」、「萬能老倌」。

至於要升入小學名校,更是奔走連連、並要我這個老教育界,向某些名小學打招呼。我已退出教育界前線多年,對現任的名校校長並不熟悉,但也只能唯唯。

中小學生的課業負擔太重,已成了一個頑疾。但誰都知道,給少年兒童過重的課業負擔,過多的「不問興趣,盲目報班」,增加孩子的課餘壓力是不對的。但這是一種風氣。

有指竟有一個小學生一天要做二十三份功課,要到深夜十一時才能做完,以致情緒失控,大叫好難啊,我不做了!有的小學生「逃學」,並不是前去玩耍,而是對「做功課」產生嚴重畏懼情緒。

少年兒童時代應該是快樂的年代。現在的小學生卻被功課壓至完全失去童真,嚴重的還會出現自殘的傾向。有個別小學生竟會用筆尖指向自己,或者自打頭部,以及持刀大叫入房反鎖。

有國際「兒童焦慮情緒調查機構」的調查統計,每三名兒童就有一人有焦慮問題。而且據稱這種焦慮情緒會延續至中學時代。

最可怕的是兒童受到家庭和學校的雙重壓力。家長「望子成龍」,認為做愈多功課,參加愈多的「興趣班」對他們的成長有利。學校也以功課深奧、活動頻繁自詡。殊不知兒童的天性發展,受到愈多的壓力,其潛在能力的發展愈有限。

TSA存廢 各界爭議

嚴重的發展到有情緒病,以致輕生的事例不少。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報章上報道少年兒童自殺的新聞,實在令人扼腕。大好少年,因為學業壓力而輕生,很值得廣大家長和教育工作者的注意。

在西方先進國家,初等教育大都重視藝能和體育的發展,很少要死記硬背文化課程。以瑞典為例,除語文和數學外,一半課程都是體育、音樂、手工等活動性的科目。這在我國經常被認為是「閒科」,沒有家庭作業的功課,更不為家長所重視和接受。

最近對全港性系統評估(TSA)應否存在,引起各界爭議。我認為,教育是人民應有的權利,用太多的考試來剝奪少年兒童接受優質教育是不合理的事。只要多辦一些特殊學校來安排一些有學習障礙的學童就學,不應把一些學能稍低的學童趕出校門。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曾進行「香港小學生焦慮狀態研究調查」,發現每三個小學生就有一個有焦慮問題。兒童應該享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對他們的成長和他日進入社會有重要作用。如果一個不快樂的兒童他日進入社會,他的焦慮感會結合其他面臨的處境而爆發成情緒病。重則可能做出危害社會的事情,輕者也會影響其為人處事的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