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號稱國際都會,表面繁華,基建完善,可惜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現實中的香港外強中乾,脆弱不堪,稍有風吹草動,隨時亂成一團。
前日汲水門橋被船隻意外撞擊而造成橋底損毀,光纖斷裂,連同青馬大橋一起封閉檢查約兩小時,導致附近交通幾乎完全癱瘓,機場出九龍方向的龍尾一度塞至小蠔灣,入機場方向的龍尾則排到葵涌貨櫃碼頭。而赤鱲角機場更是淪為孤島,總共有九十多個航班延誤,部分乘客甚至錯過航班,怨聲載道。
一次偶然的意外便引起海陸空交通大混亂,不僅暴露交通基建配套的不足和危機,也暴露港府反應遲鈍和應變不力。赤鱲角機場啟用超過十七年,一直靠一條陸路交通幹道連接市區,一旦這條交通幹道出事,機場即時變成「與世隔絕」的孤島,叫天不應,叫地不靈。早在二○○七年,當局已落實興建全長約九公里、來往屯門至赤鱲角的連接路,本來可以作為連接機場的替代通道,解決「自古華山一條路」的困局,可惜由於南面工程受港珠澳大橋工程延誤影響,遲遲未有落成時間表,而北面連接路同樣拖拖拉拉,一延再延。雖然當局預計二○一八年落成,但鑑於近年基建工程無不延誤及超支,這張期票到底能不能兌現,不能不令人懷疑。
當然,除了機場交通配套嚴重不足,港府的應變能力更是備受質疑。撞橋事故發生後陸路交通完全癱瘓,當局並沒有採取任何應變措施,運輸署拖到晚上近九時半才發稿,建議市民乘搭愉景灣渡輪和巴士進出機場和東涌,足足慢了幾拍。昨日當局煞有介事召開跨部門會議「總結經驗」,除了強調會追究肇事船隻的責任,並聲稱會進一步完善緊急應變措施,其實明眼人都看得出,這不過是賊過興兵的老把戲。
事實上,過去離島區議會曾提出質詢,若青馬大橋因天氣等問題封閉,有何應變措施疏導人潮和交通,但當局一味耍太極,並沒有正面回應。正所謂,弗備難,難必至。赤鱲角機場啟用以來一直相安無事,那是因為幸運,沒有遇到類似事故,今次大橋封閉兩小時已導致海陸空交通大亂,萬一撞橋意外造成更嚴重損毀而需要長期封閉,恐怕不止機場癱瘓,整個香港都可能亂成一鍋粥。
這不是危言聳聽,○五年太子道東發生塌棚架意外,九龍中及九龍東交通癱瘓近六小時,數十萬市民受影響,將政府部門互相卸責、應變不足的問題暴露無遺。沒想到事隔多年,當局的應變措施依然沒有任何改善,可見運輸官僚根本沒有吸取教訓,緊急事故交通協調中心形同虛設。
最諷刺的是,在全球各項競爭力排名中,香港基建設施一向名列前茅,被視為交通配套完善,如今看來不過是浪得虛名而已。見微知著,赤鱲角機場落成超過十七年,道路配套設施依然殘缺不全,正是港府蹉跎歲月、胡混度日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