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嘉儀報道】本港近年掀起一片「單車熱」,相關意外亦隨之增加。據警方數字,今年上半年涉及單車的交通意外多達一千二百六十九宗,導致逾一千三百人傷亡,兩者較去年同期分別上升約百分之五及六。
運輸署早前在大埔展開先導計劃,擬推出五招保障單車使用者安全,包括在區內單車徑增護柱,以及改善現時單車泊位設計等。不過,本報記者早前實地視察,卻發現當局「歎慢板」,部分改善工程一直未有啟動,令單車友大失所望。
運輸署二○一○年五月進行「香港現有新市鎮單車徑網絡及停泊交通運輸研究」,三年前再根據顧問公司建議選出大埔區單車徑作試點,擬推五招改善措施,包括在平路急彎處路面髹黃漆、使用彈性塑膠護柱分隔對行單車、狹窄路採用斜放式泊架、使用「一上一下式」泊架(即雙層泊架),以及採用「7」字形圍欄取代一般圍欄。
署方早前向大埔區議會提交的文件指,除雙層泊架外,大部分工程已於去年上旬相繼完成,亦陸續完成有關評估工作。不過,本報記者最近到過太和路與啟和路行人隧道,以及太和鄰里社區中心停泊處視察,發現有關地點原須進行四項改善工程,但至今只加設了「7」字形圍欄,其他改善措施卻「無影」。
大埔騎乘者車友會召集人陳國強指,在平路急彎處路面髹黃漆、使用彈性塑膠護柱分隔對行單車的措施,可有效加強單車使用者的安全意識,應盡快加設。單車人士陳先生則稱,先導計劃的措施作用不大,反而應解決區內單車泊位爆滿問題,長遠應另闢地方增泊位,又建議署方在泊位加設密碼鎖,防止單車被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