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訪港旅客數字上錄得上升,但零售業者卻大吐苦水,表示生意額下降了,令人感到奇怪。當各方人士對此現象剖析,赫然發現這些數字包括了一些抵港而不大額消費人士,例如參加公開考試,令人意識到數字上的旅客人數和實際經濟活動的差異,同時也帶出了一個有趣的課題,就是香港對旅客的承載量。
近年訪港旅客增多,香港接待旅客的能力備受關注,而對旅客的承載能力更是爭議重點。不少評論都說香港承載能力不足,令社會對旅客產生負面印象,因為當人數集中在彈丸之地,自然會催生各種各樣的問題。然而,承載力不足並不應是對應旅客之道,原因是香港是一個開放社會,斷沒有理由將旅客排斥於門外,增加旅客承載力便成了不少人口中的解決方案。
可是,這個所謂「方案」只是一種紙上談兵,要增加承載能力要有很大的規劃決心,而偏偏現時香港正正就是在這方面到處碰壁。
要成功令承載能力增加,各種的配套要有空間發展,例如旅客乘坐的交通工具,因應旅客上升而產生的客運量增加,王道的解決辦法自然是增加公共交通工具的班次,可是在各種局限之下,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
港鐵在興建之時,是沒有預計通車後三十年間旅客上升數目之多,所以即使沒有上升量多的旅客,港鐵單單面對本地客運量的增加已是盡了最大的努力,於是說增加公共交通工具班次聽起來言之成理,實際上卻因硬件局限而無法進行,久而久之本地不滿的態度因而產生,更有人將這種不滿轉到旅客身上,一切源自規劃上的短路。但公道點說,我們也無法責難港鐵規劃失當,因為無人可以預計三、四十年間的變化。
這帶出了規劃承載力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如何去面對這個任務。上文說過,規劃未來的發展需要由於參數眾多,要有一個準確的評估在定義上是不可能的,而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以哪種心態去讓規劃可以做得更好。一個應對規劃不確定的方法,就是預留擴展的空間,讓設施可以有空間去靈活調配,也增加了規劃的自由度。
然而,這個靈活調配是有成本的,例如在港鐵增加班次的考慮上,這意味着一開始港鐵便已預留相當的空間和資源,去讓未來可能發生的擴展工程。這樣肯定要港鐵在營運上多花成本,車站設計要有更多的擴充空間,一切都會在成本上反映。問題是,誰要為這個增加的成本付鈔?港鐵是一家上市企業,增加的成本會由乘客以票價上升來填補,票價「可加可減」機制雖然沒有將這個成本放進裏面,可是當成本上升,港鐵可以給乘客的優惠也會縮水。至於其他服務的承載力,若果是由政府來承擔的話,也會惹起公共資源用不得其所的指控。換言之,一方面人們要求有預留發展空間的彈性,但另一方面又不願意為這個成本付出,於是在承載力規劃上自然大打折扣,原因不是大家沒有理解問題的核心,而是在如何面對成本代價時的取態!
更甚的是,當這種規劃方法遇到測想不到的可能時,整個系統便會因彼此一環扣一環而相互失衡,到了最後更是將整個社會捲進去。例如旅客的住宿要求催生更多的酒店需求,可是酒店用地會令商業和住宅用地減少,一環扣一環下互相影響,最後的代價會是始料不及。所以我們應以大局的眼光看問題,整個社會要為未來作預留空間,而不是只看當下的需要。這個為未來預留的承載能力是要有成本的,也應要大家承擔。